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魏叔介(一一四○~一一七七),字端直,宣城(今安徽宣州)人。良臣子。以蔭監(jiān)南岳廟,歷主管臨安府城南左廂公事,官終軍器監(jiān)丞。孝宗淳熙四年卒,年三十八。有《定齋耘稿》,已佚。事見《南澗甲乙稿》卷二一《朝奉大夫軍器監(jiān)丞魏君墓志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79—1462 【介紹】: 明江西泰和人,字行儉,號抑庵。永樂二年進士。選入翰林,讀中秘書,尋入內(nèi)閣,除修撰。歷仕仁、宣二朝,遷少詹事兼侍讀學士。在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編纂記注之事多出其手,與王英齊名,時有西王東王之說。英宗時拜吏部尚書,諫北征,不從。土木之變后,勸郕王(景帝)即位。自以不如于謙,每事推下之。帝易太子時,署名有難色,強而后可,終以為憾事。奪門變后,乞休。有《抑庵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時儉,泰和人。永樂甲申進士,選庶吉士,歷修撰侍讀,進學士。累官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進少傅兼太子太師,贈太保。謚文端,有《抑庵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八
直字行儉,泰和人。永樂甲申進士,選庶吉士,歷修撰。仁宗即位,遷侍讀,進侍讀學士、右春坊右庶子。宣德初,進少詹事。正統(tǒng)初,進禮部侍郎,尋進尚書,改吏部。景泰帝即位,加太子太保,進少傅,以易儲進太子太師。英宗復辟,乞休。天順中卒,贈太保,謚文端。有《抑庵集》四十卷。 (《四庫總目》:直詩文典雅純正,有宋、元遺風。自永樂初為庶吉士,即承命入閣,典司制誥,后在翰林二十馀年,朝廷著作多出其手。當時與王英齊名,有西王東王之目。而直尤為老壽,巋然負一代重望。明自中葉以后,文士始好以矯激取名,直當宣德、正統(tǒng)間,去開國之初未遠,淳樸之習猶未全漓。文章不務勝人,惟求當理,故所作貌似平易,而溫厚和平,實非后來所及。雖不能追古作者,亦可謂尚有典型者矣。 《水東日記》:王抑庵先生典選,遇不如意事,好誦古人詩以自寬。一日有新得給事中即欲干撓選法者,曰:「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褂酚醒岳舨窟M退官不當,則曰:「若教鮑者當筵舞,更覺郎當舞袖長。」要多切中云。 田按:東王詩沖融雅飭,可肩隨西楊。史稱東王自內(nèi)閣出治部事,蓋西楊擠之。《水東日記》云《楊文貞公傳》,王抑庵尚書作。公嘗三致書商搉書削,再致潤筆,且求其親書,俾子孫寶藏。田謂此西楊恐其有憾,故于生前預求作佳傳,以掩其跡,其譎于取名如此。)
維基
王直(1379年—1462年),字行儉,別號抑庵,文學家,江西泰和縣人。永樂初進士,在翰林院二十馀年,官至吏部尚書。王直之父王伯貞,洪武年間舉明經(jīng)科,官至瓊州府知府。王直幼年家貧力學,永樂二年(1404年)中式二甲第四名進士,改庶吉士,與曾棨、王英等二十八人同讀書文淵閣,明成祖認為其文筆卓出,召入內(nèi)閣,授翰林院修撰。其歷事明仁宗、明宣宗,累遷少詹事兼侍讀學士。英宗正統(tǒng)三年,完成《明宣宗實錄》,晉升為禮部侍郎,仍然兼任學士。正統(tǒng)五年,負責禮部事務,尚書胡濙悉以部政付之。正統(tǒng)八年,代替郭琎為吏部尚書。正統(tǒng)十一年,戶部侍郎奈亨諂附王振,誣陷王直,王直與吏部侍郎曹義、趙新均下獄,三法司會審后,奈亨論斬,王直等贖徒。明英宗寬恕王直、曹義,罰奈亨、趙新俸。
《漢語大詞典》:端直
(1).正,不歪斜;直,不彎曲。 漢 張衡 《西京賦》:“廛里端直,甍宇齊平。”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所剺處多不端直,文帖且又繁積。” 郭沫若 《銀杏》:“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br />(2).正直。《楚辭·九章·涉江》:“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王逸 注:“言我推行正直之心?!?span id="i6g10n1" class="book">《韓非子·解老》:“心畏恐則行端直,行端直則思慮熟?!?span id="pi6a6rc" class="book">《北齊書·崔昂傳》:“ 昂 性端直少華,沉深有志略?!?宋 蘇舜欽 《上京兆杜公書》:“天下所相望號端直者,惟丈人與 孔諫議 、 范吏部 耳?!?明 方孝孺 《祭宋仲珩文》:“子之端直,當為神明?!?br />(3).指正直的人。呂氏春秋·情欲:“巧佞之近,端直之遠,國家大危?!?/div>
《分類字錦》:廛里端直
張衡 西京賦 廛里端直,甍宇齊平。
《國語辭典》:風骨(風骨)  拼音:fēng gǔ
1.堅強不屈的性格?!稌x書。卷一三○。赫連勃勃載記》:「其器識高爽,風骨魁奇?!固?。高適答侯少府〉詩:「性靈出萬象,風骨超常倫?!?br />2.風格與精神?!段簳?。卷八二。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國語辭典》:落地  拼音:lào dì
著地。如:「腳疼得不敢落地?!挂沧鳌嘎涞貎骸?。
《國語辭典》:落地  拼音:luò dì
1.人出生。晉。陶淵明〈雜詩〉一二首之一:「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2.從高處落到地上。《北齊書。卷三四。楊愔傳》:「學庭前有柰樹,實落地,群兒咸爭之?!固?。韓愈〈春雪〉詩:「拂花輕尚起,落地暖初銷?!?br />3.垂到地面或置于地面上者。如:「落地窗」、「落地電扇」。
《漢語大詞典》:貞表(貞表)
端直的風范。 唐 獨孤良弼 《并州太原縣令路公神道碑》:“於祖 太原 ,貞表峩峩,含為淵鑑,發(fā)為中和?!?/div>
分類:端直風范
《國語辭典》:落地窗  拼音:luò dì chuāng
建筑物中直開到地面的窗子。
身端直相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十二相之一。
【三藏法數(shù)】
謂身形端正,平直不傴曲也。(傴,委羽切,不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