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8
典故
6
詞典
3
分類詞匯
8
其它
1
分類詞匯
棄繻生
賈終
終童
終賈
棄繻年
棄繻關(guān)
終軍棄繻
終軍請纓
《漢語大詞典》:
棄繻生(棄繻生)
指 漢 終軍 。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
《
漢書·終軍傳
》
:“ 軍 為謁者,使行郡國,建節(jié)東出 關(guān) , 關(guān) 吏識之,曰:‘此使者乃前棄繻生也。’” 唐
李德裕
《重過列子廟追感頃年與王仆射同題名于廟壁》
詩:“重看題壁處,豈羨棄繻生?!眳⒁姟?棄繻 ”。
分類:
終軍
年少
大志
《漢語大詞典》:
棄繻(棄繻)
《
漢書·終軍傳
》
:“初, 軍 從 濟南 當詣博士,步入 關(guān) , 關(guān) 吏予 軍 繻。 軍 問:‘以此何為?’吏曰:‘為復傳,還當以合符?!?軍 曰:‘大丈夫西游,終不復傳還?!瘲壚]而去?!崩],帛邊。書帛裂而分之,合為符信,作為出入關(guān)卡的憑證?!皸壚]”,表示決心在 關(guān)中 創(chuàng)立事業(yè)。后因用為年少立大志之典。 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
詩:“棄繻頻北上,懷刺幾西游?!?唐
杜甫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
詩之二:“ 虙子 彈琴邑宰日, 終軍 棄繻英妙時。” 清
吳偉業(yè)
《感舊贈蕭明府》
詩:“授簡肯忘羣彥會,棄繻誰識少年裝?!?/div>
分類:
符信
出入
入關(guān)
關(guān)卡
憑證
《漢語大詞典》:
賈終(賈終)
漢 賈誼 和 終軍 的并稱。二人均有才學而早逝。 清
曾國藩
《送黎樾喬侍御南歸》
詩之四:“自獻雖不效,義憤侔 賈 終 ?!?/div>
分類:
賈誼
終軍
人均
有才
才學
學而
早逝
《漢語大詞典》:
終童(終童)
《
漢書·終軍傳
》
載: 終軍 , 濟南 人。字 子云 。少好學,年十八選為博士弟子。 武帝 任為謁者給事中,累擢諫議大夫。后奉命赴 南越 (今 兩廣 地區(qū))說 南越 王 入朝。 南越王 愿舉國內(nèi)屬而其相 呂嘉 不從,舉兵殺王及 終軍 。死時年僅二十馀,時稱“終童”。
《漢書》
有傳·后因用以為稱頌少年有為的典故。 唐
李嘉祐
《送張惟儉秀才入舉》
詩:“清秀過 終童 ,攜書訪老翁。” 宋
蘇軾
《元日次韻張子野見和》
:“舊交懷 賀老 ,新進謝 終童 ?!?/div>
分類:
終軍
濟南
少好
好學
十八
博士弟子
《漢語大詞典》:
終賈(終賈)
漢 終軍 和 賈誼 的并稱。兩人皆早成,后因以指年少有才的人。
《
后漢書·胡廣傳
》
:“ 終 賈 揚聲,亦在弱冠。”
《
晉書·潘岳傳
》
:“ 岳 少以才穎見稱,鄉(xiāng)邑號為奇童,謂 終 賈 之儔也?!?宋
司馬光
《自嘲》
詩:“英名愧 終 賈 ,高節(jié)謝 巢由 ?!?清
錢謙益
《〈瑯?gòu)诸愖搿敌颉?/span>:“少司成 朱滄起 先生,以 終 賈 之年,蜚聲史館?!?/div>
分類:
終軍
賈誼
早成
年少
少有
有才
《漢語大詞典》:
棄繻年(棄繻年)
漢 終軍 年十八被選為博士弟子,入 關(guān) 棄繻。后因以“棄繻年”指少年有為之時。 唐
耿湋
《送郭秀才赴舉》
詩:“鄉(xiāng)賦
《鹿鳴》
篇,君為貢士先。新經(jīng)夢筆夜,纔比棄繻年?!眳⒁姟?棄繻 ”。
分類:
終軍
十八
被選
博士弟子
《漢語大詞典》:
棄繻(棄繻)
《
漢書·終軍傳
》
:“初, 軍 從 濟南 當詣博士,步入 關(guān) , 關(guān) 吏予 軍 繻。 軍 問:‘以此何為?’吏曰:‘為復傳,還當以合符?!?軍 曰:‘大丈夫西游,終不復傳還?!瘲壚]而去?!崩],帛邊。書帛裂而分之,合為符信,作為出入關(guān)卡的憑證?!皸壚]”,表示決心在 關(guān)中 創(chuàng)立事業(yè)。后因用為年少立大志之典。 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
詩:“棄繻頻北上,懷刺幾西游?!?唐
杜甫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
詩之二:“ 虙子 彈琴邑宰日, 終軍 棄繻英妙時。” 清
吳偉業(yè)
《感舊贈蕭明府》
詩:“授簡肯忘羣彥會,棄繻誰識少年裝。”
分類:
符信
出入
入關(guān)
關(guān)卡
憑證
《漢語大詞典》:
棄繻關(guān)(棄繻關(guān))
漢 終軍 入 潼關(guān) ,棄繻,后因以“棄繻關(guān)”指 潼關(guān) 。 宋
司馬光
《送何濟川知漢州》
詩之一:“復尋題柱跡,重過棄繻關(guān)?!?清
趙翼
《盧抱經(jīng)作重逢入泮詩紀事敬賀四律》
之二:“尚有昔年題字柱,便當古蹟棄繻關(guān)?!眳⒁姟?棄繻 ”。
分類:
終軍
潼關(guān)
《漢語大詞典》:
棄繻(棄繻)
《
漢書·終軍傳
》
:“初, 軍 從 濟南 當詣博士,步入 關(guān) , 關(guān) 吏予 軍 繻。 軍 問:‘以此何為?’吏曰:‘為復傳,還當以合符?!?軍 曰:‘大丈夫西游,終不復傳還?!瘲壚]而去?!崩],帛邊。書帛裂而分之,合為符信,作為出入關(guān)卡的憑證。“棄繻”,表示決心在 關(guān)中 創(chuàng)立事業(yè)。后因用為年少立大志之典。 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
詩:“棄繻頻北上,懷刺幾西游?!?唐
杜甫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
詩之二:“ 虙子 彈琴邑宰日, 終軍 棄繻英妙時?!?清
吳偉業(yè)
《感舊贈蕭明府》
詩:“授簡肯忘羣彥會,棄繻誰識少年裝?!?/div>
分類:
符信
出入
入關(guān)
關(guān)卡
憑證
《國語辭典》:
終軍棄繻(終軍棄繻)
拼音:
zhōng jūn qì rú
漢朝終軍年十八被選為博士弟子,西行入關(guān)時,拋棄通行憑證,示意不再出關(guān)復還的故事。見《漢書。卷六四下。終軍傳》。后比喻年少立志,求取功名。唐。杜甫〈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詩二首之二:「宓子彈琴邑宰日,終軍棄繻英妙時。」
分類:
漢朝
終軍
十八
被選
博士弟子
西行
入關(guān)
《國語辭典》:
終軍請纓(終軍請纓)
拼音:
zhōng jūn qǐng yīng
漢代終軍出使南越,向朝廷自請,只要一根長繩即能縛南越王到漢宮闕下,后來果然說服南越王歸漢的故事。見《漢書。卷六四下。終軍傳》。后比喻立下降服強敵、建功報國的大志。
分類:
終軍
出使
南越
朝廷
只要
長繩
漢宮
宮闕
闕下
漢朝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