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貝州武城人。崔義玄次子。舉明經(jīng)。武則天時累遷并州長史。初并州隔汾水為東西二城,神慶跨水聯(lián)堞,合而一之,省防御兵數(shù)千。長安中轉禮部侍郎,數(shù)上疏陳時政,徙太子右庶子,封魏縣子。歷司刑卿。坐張昌宗黨,流欽州,卒。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四
神慶。貝州武城人。舉明經(jīng)。武后長安中官太子右庶子。封魏縣子。神龍初。坐前推張昌宗獄不實流欽州。卒年七十。后贈幽州都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始平人,字文思。舉明經(jīng)。武周長安元年累遷太子率更令,兼崇文館學士。中宗復位,擢國子祭酒。中宗景龍三年帝將郊,欽明與郭山惲陰迎韋后意,謂后有郊天地之理,帝用其言。又嘗于群臣宴上據(jù)地作八風舞,盧藏用有“五經(jīng)掃地”之嘆。睿宗景云初被劾,貶饒州刺史。后徙洪州都督,入為崇文館學士,尋卒。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12? 字文思,京兆始平(今陜西興平)人。明經(jīng)及第,為東臺典儀。武后天授二年(691),又中英才杰出業(yè)奧大經(jīng)科,拜著作郎。長安元年(701)遷太子率更令、太子少保。中宗即位,擢拜國子祭酒、同中書門下三品。歷刑、禮二部尚書,仍知國事,累封魯國公。神龍二年(706)貶為申州刺史,入為國子祭酒。睿宗景云元年(710)貶饒州刺史,徙洪州都督。玄宗先天元年(712),在崇文館學士任,尋卒。生平詳見新、舊《唐書》本傳,《元和姓纂》卷一〇,史崇《妙門由起序》。欽明通五經(jīng),兼涉眾史百家之說。亦善文,曾預修《則天皇后實錄》、《散頒格》。《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七
欽明字文思。京兆始平人。舉明經(jīng)。永淳天授閒又中英才杰出業(yè)奧六經(jīng)等科。拜著作郎。長安初累遷太子率更令兼崇文館學士。進太子少保。中宗立。擢拜國子祭酒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銀青光祿大夫。歷刑禮二部尚書兼修國史。累封魯國公。景龍三年。中宗將祀南郊。欽明希旨言皇后當助祭。于是韋后為亞獻。景云初。侍御史倪若水劾論其事。左授饒州刺史。徙洪州都督。入為崇文館學士。
田歸道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長安人。田仁會子。明經(jīng)及第。累擢左衛(wèi)郎將。武周圣歷初使突厥,默啜執(zhí)之,將加害,色不變,乃免之。歸朝言默啜必反,已而果然,擢夏官侍郎。中宗時累官右金吾將軍。卒謚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河南洛陽人。于仲文曾孫。中宗時,官至戶部侍郎。景龍三年,曾從中宗登高賦詩。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中宗時,任戶部侍郎。景龍三年(709),曾從中宗九日登高,應制賦詩。事跡散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詩紀事》卷一二。《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6 【介紹】: 唐絳州稷山人,字真子。舉明經(jīng)第。事繼母以孝聞。初為鄠縣尉。中宗景龍中,遷左臺監(jiān)察御史。司農(nóng)卿趙履溫奏籍隋世番戶為奴婢,子馀廷詘其議。玄宗開元初,累擢冀州刺史,為政惠裕。后入為岐王府長史。卒謚孝。
全唐文·卷二百七十
子馀。寧州刺史守真子。舉明經(jīng)。累補鄠縣尉。景龍中為左臺監(jiān)察御史。開元初累遷冀州刺史。又為岐王府長史。加銀青光祿大夫。十四年卒。謚曰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2—770 【介紹】: 唐幽州范陽人,本名元裕,字子寬。明經(jīng)及第。四佐大邑,三歷京掾。玄宗天寶中,為戶部員外郎。肅宗至德中,為蜀郡長史、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典通義、唐安二郡,以理平遷通州刺史、七州采訪防御使。入朝累官刑部侍郎,草具科條,成《刑錄》三卷。代宗初,自太府卿授工部尚書、東都留守。改太子賓客。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正己字子寬。初名元裕。代宗賜今名。元宗幸蜀。命典通義唐安二郡。累遷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采訪使太子賓客。大歷五年卒。贈太子少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滑州靈昌人,字子駿。少孤貧力學。擢明經(jīng)。為朔方判官,有吏干。睿宗景云中遷洛州司馬,會譙王重福入東都作亂,日知討之有功,累遷京兆尹,封安平縣侯。坐贓貶歙縣丞,俄遷殿中監(jiān)。后授太常卿。自以處朝廷久,每入謁,必與尚書齒,時謂“尚書里行”。玄宗開元十六年,出為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尋以年老致仕。卒謚襄。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子駿,排行二,滑州靈昌(今河南滑縣西南)人。崔日用之從父兄。少孤貧,力學,以明經(jīng)登第。睿宗景云中,為洛州司馬。以討譙王重福功,加銀青光祿大夫。玄宗時,累遷京兆尹,封安平縣侯。為御史所劾,貶歙縣丞。后歷殿中監(jiān),遷太常卿。開元十六年(728),出為潞州長史,尋以年老致仕。卒,謚曰襄。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37 【介紹】: 唐相州臨漳人,字子龔。盧昶六世孫。弱冠舉明經(jīng)。又應制舉,拜右拾遺。累遷中書舍人。睿宗立,拜吏部侍郎。中宗之后,選司頗失綱紀,從愿精心條理,典選六年,大稱平允。玄宗開元初,因事降豫州刺史。為政嚴簡,按察使奏課為天下第一。入累遷工部尚書。忤宇文融,密奏從愿不廉,遂止不用。二十年,河北谷貴,敕從愿為宣撫處置使,開倉以救饑餒?;兀艘岳舨可袝率?。卒年七十余,謚文。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37 字子龔,相州臨漳(今河北臨漳西南)人。弱冠舉明經(jīng),補夏縣尉。武后神功元年(697),中絕倫科,拜右拾遺。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員外郎,進中書舍人。睿宗即位,遷吏部侍郎,精心典選,甚有美譽。玄宗開元四年(716),下遷豫州刺史。次年,入為工部侍郎,遷尚書左丞。以參預刪定《開元后格》,進中書侍郎。十一年,拜工部尚書,后轉刑部尚書。二十年,以吏部尚書致仕。二十五年卒,年七十余,贈益州大都督,謚曰文。生平事跡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明皇雜錄》卷下。《全唐詩》錄存盧從愿詩2首。
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二
從愿字子龔。相州臨漳人。睿宗朝拜吏部侍郎。開元末以吏部尚書致仕。
衛(wèi)大經(jīng)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蒲州解人。篤學善《》,口無二言,人謂之“易圣”。武則天降詔召之,辭疾不赴。玄宗開元初,畢構為刺史,使縣令謁之,時大經(jīng)已年老,辭不見。曾預筮死日,鑿墓自為志,果如筮而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吳郡吳人。博通經(jīng)史。玄宗開元中,為宰相蕭嵩、張九齡薦入集賢院,預修國史、《六典》及《開元禮》。遷集賢直學士,官河南府倉曹參軍。天寶初,預注《禮記·月令》。終官國子司業(yè)、集賢殿學士。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博通經(jīng)史。玄宗開元十六年(728)后數(shù)年間,蕭嵩薦之入集賢院,預修國史及《開元禮》。二十年,受命注《文選》,未成。遷集賢院直學士。預修《唐六典》,預注《禮記·月令》。二十七年任集賢學士。天寶間官至國子司業(yè)。卒于天寶三載(744)以后數(shù)年間。事跡散見《元和姓纂》卷一〇,《舊唐書》之《禮儀志》、《李少良傳》,《新唐書·藝文志》,《玉海》卷四六、卷五四引《集賢注記》?!?a target='_blank'>會稽掇英總集》卷二及同治《平江志》卷五四存其詩2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雍州萬年人,字萬。李適子。弱冠以明經(jīng)及第。玄宗開元間歷任鹿邑、虞城、金城三縣尉,與李白有過從。天寶間卒。有集,佚。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字萬,雍州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工部侍郎李適之子。弱冠以明經(jīng)及第。玄宗開元間歷任鹿邑、虞城、金城三縣尉。與李白有過往。天寶間卒。有文集,已佚。事跡據(jù)《金石萃編》卷九四李季卿撰《三墳記》,參岑仲勉《貞石證史》所考?!?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09—767 【介紹】: 唐京兆萬年人。李適子。工文詞。玄宗開元初,明經(jīng)及第,復登博學弘辭科,再遷鄠縣尉。肅宗朝,歷戶、吏二部郎中,累遷中書舍人,貶通州別駕。代宗即位,征為京兆少尹,復為中書舍人。由秘書少監(jiān)遷吏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奉使河南、江淮宣慰。大歷二年,改右散騎常侍。性豁達,善與人交,在朝以推賢進士為務,士以此多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萬年人。能文,舉明經(jīng),博學宏辭。肅宗時為中書舍人。代宗時累官右散騎常侍。時稱恢博君子。卒贈禮部尚書。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八
季卿。京兆人。明經(jīng)擢第。代宗朝官潮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2—799 【介紹】: 唐吳人,字正禮。少勤學,以經(jīng)業(yè)擢第。玄宗天寶中,舉博通墳典科,對策第一,授左拾遺。累遷主客員外郎。代宗幸陜,召問得失,崇敬極陳生民疲敝,當以儉化天下。大歷初,授倉部郎中,充吊祭、冊立新羅使。德宗時官至工部尚書,以兵部尚書致仕。卒謚宣。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九
崇敬字正禮。蘇州吳郡人。擢明經(jīng)。調(diào)四門助教。天寶中舉博通墳典科高第。累遷膳部郎中。大歷中為國子司業(yè)兼集賢學士。貶饒州司馬。建中時累授光祿大夫。加特進檢校戶部尚書。改兵部致仕。貞元十五年卒。年八十八。贈左仆射。謚曰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5—785 【介紹】: 唐滎陽人。明經(jīng)及第。累官至御史、屯田員外郎,轉庫部員外郎。代宗大歷初為河南副元帥王縉僚佐。拜吏部員外郎,轉刑部郎中。德宗建中中,為天平節(jié)度副使。二年,為東都畿觀察使。遷東都留守兼河南尹,加戶部侍郎。入為尚書左丞。遷太常卿。貞元三年,轉京兆尹。與裴延齡不協(xié),貶永州長史。轉信州刺史,遷福建觀察使。卒謚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730—約810 【介紹】: 唐婺州金華人,字子同。初名龜齡。年十六舉明經(jīng)。肅宗時待詔翰林,賜名志和。后坐事貶南浦尉。赦還,隱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善歌詞,多寫閑散生活,又能書畫、擊鼓、吹笛。其詞今存《漁父》五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初名龜齡,字子同,號煙波釣徒,玄真子,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肅宗乾元、上元間游太學,登明經(jīng)第,獻策肅宗,待詔翰林,授左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未幾因事貶南浦尉。遇赦還,浪跡江湖,隱越州會稽多年。代宗大歷九年(774)為湖州刺史顏真卿幕客,撰《漁歌子》詞五首,真卿等和之。后不知去向,約未幾卒。生平見顏真卿《浪跡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銘》、《新唐書》本傳。工詩詞,《漁歌子》(一稱《漁父》)為早期文人詞名作,“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闋尤傳誦人口。憲宗曾寫真求訪。日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穆宗長慶三年,823)作《和張志和〈漁歌子〉五首》,為日本填詞開山?!?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詞9首。
唐詩匯評
張志和(約744-約773),始名龜齡,詔改志和。字子同,號玄貞子。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約于乾元年間明經(jīng)擢第。曾獻策肅宗,受賞識,命待詔翰林,授左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尋貶南浦尉。得量移,不之任,乃歸隱,自稱“煙波釣徒”。志和善詩、畫,與顏真卿、陸羽友善。有《太易》十五卷,《玄貞子》十二卷,又二卷。憲宗詔求訪,已不能致?!?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九首。
詞學圖錄
張志和,生卒年待考。初名龜齡,字子同,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婺州金華人。能書畫,善歌詞,有《玄真子》,詞存《漁父》五首。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
志和字子同。婺州金華人。始名龜齡。擢明經(jīng)。以策干肅宗。特見賞重。待詔翰林。授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賜今名。后以親老不仕。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