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瘰疬(瘰癧)
病名。即淋巴腺結核。俗稱疬子頸,多發(fā)生在頸部,有時也發(fā)生在腋窩部。靈樞經·寒熱:“ 黃帝 問于 岐伯 曰:‘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生?’ 岐伯 曰:‘此皆鼠瘻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瘰疬》“小瘰大癧三陽經,項前頸后側旁生,痰濕氣筋名雖異,總由恚忿鬱熱成”注:“此証小者為瘰,大者為癧……若連綿如貫珠者,即為瘰癧?!?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海苔里有碘質,可醫(yī)瘰疬病?!?郭沫若 《塔·喀爾美蘿姑娘》:“啊,瘰疬!這不是和肺結核相連帶的嗎?”
《漢語大詞典》:鼠乳
病名。即瘰疬。一種淋巴腺結核癥。北史·序傳·李挺:“﹝ 李神儁 ﹞頸多鼠乳。而性通率,不持檢度?!眳⒁姟?鼠瘻 ”。
《漢語大詞典》:鼠瘺(鼠瘻)
病名。即瘰疬。淋巴腺結核癥。靈樞經·寒熱:“ 黃帝 問於 岐伯 曰:‘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何氣使生?’ 岐伯 曰:‘此皆鼠瘻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眳⒁姟?鼠病 ”。
《漢語大詞典》:蛇黃
礦物名。即氧化物礦物褐鐵礦的結核。中醫(yī)用以入藥,有安神鎮(zhèn)驚、止血定痛之功效。古人以為是生于蛇腹中之物,或以為是蛇蟄伏時口含之物。又稱蛇含石。爾雅翼·釋魚:“﹝蛇﹞冬輒含土入蟄,及春出蟄則吐之,其圓重如錫石,謂之蛇黃?!卑矗?清 陳大章 詩傳名物集覽·蟲豸·維虺維蛇引作“虵黃”。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二·蛇黃:“蛇黃生腹中,正如牛黃之意?!?/div>
《漢語大詞典》:砂礓
土壤中的石灰質結核體。主要由碳酸鈣和土粒結合而成,不透水,大的呈塊狀,小的顆粒狀。華北、西北地區(qū)常見。《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砂礓, 江 南少見,這是 黃河 留給她的兒女的‘私房’。一個個砂礓蛋,好像鵝鴨卵石上長滿疙瘩,大的像鎯頭,小的像拳頭?!?span id="weqlfzt" class="book">《花城》1981年第3期:“杞柳從不希求沃土、肥泥,它在鹽堿砂礓中萌芽吐枝,纖細的身軀像蘆竹蒿葦?!?/div>
《國語辭典》:淋證  拼音:lín zhèng
中醫(yī)上將當結石、結核、乳糜尿、泌尿系統(tǒng)感染時,所產生的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或尿的濃度、色澤改變等癥狀,稱為「淋證」。
《國語辭典》:鶴膝風(鶴膝風)  拼音:hè xī fēng
病名。為結核性膝關節(jié)炎、關節(jié)水腫等病癥。其徵狀為關節(jié)腫大,股脛肌肉消瘦,形如鶴膝。
《國語辭典》:鞍鼻  拼音:ān bí
鼻梁中間凹陷的畸形現(xiàn)象,多由鼻部外傷、梅毒、結核等引起。
《漢語大詞典》:鼠瘺(鼠瘻)
病名。即瘰疬。淋巴腺結核癥。靈樞經·寒熱:“ 黃帝 問於 岐伯 曰:‘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何氣使生?’ 岐伯 曰:‘此皆鼠瘻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參見“ 鼠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