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淮南藥
 
淮王丹
  
淮王愛道
 
淮南登仙
 
淮王羽化

相關(guān)人物
劉安


《漢書》卷四十四《淮南王傳》
淮南王安為人好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亦欲以行陰德拊循百姓,流名譽(yù)。招致賓客方術(shù)之士數(shù)千人,作為《內(nèi)書》二十一篇,《外書》甚眾,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黃白之術(shù),亦二十馀萬言?!鲜棺谡苑?jié)治王。未至,安自刑殺。
《神仙傳》卷四《劉安》
篤好儒學(xué),兼占候方術(shù)。養(yǎng)士數(shù)千人,皆天下俊士。作《內(nèi)書》二十二篇,又《中篇》八章,言神仙黃白之事,名為《鴻寶》?!度f畢》三章,論變化之道,凡十萬言。武帝以安辯博有才,屬為諸父,甚重尊之。特詔及報(bào)書,常使司馬相如等共定草,乃遣使,召安人朝。嘗詔使為離騷經(jīng),旦受詔,食時(shí)便成,奏之,安每宴見,談?wù)f得失。及獻(xiàn)諸賦頌,晨入夜出,乃天下道書及方術(shù)之士,不遠(yuǎn)千里,卑辭重幣請(qǐng)致之。于是乃有八公詣門,……遂授經(jīng)三十六卷。藥成,未及服?!斯拱驳巧酱蠹?,埋金地中,即白日升天?!瓭h史秘之,不言安得神仙之道??趾笫廊酥?,當(dāng)廢萬機(jī),而競求于安道,乃言安得罪后自殺。

例句

漫作琉璃碗,淮王誤合丹。 岑參 成王挽砍

漢主存仙要,淮南愛道機(jī)。 崔融 和梁王眾傳張光祿是王子晉后身

梁國深文雅,淮王愛道仙。 張說 惠文太子挽歌二首之二

濟(jì)北神如在,淮南藥未成。 張說 河上公

心窮伏火陽精丹,口誦淮王萬畢術(shù)。 李頎 送王道士還山

欲得淮王術(shù),風(fēng)吹暈已生。 杜甫 玩月呈漢中王

人說淮南有小山,淮王昔日此登仙。城中雞犬皆飛去,山上壇場今宛然。 萬楚 小山歌

羽化淮王去,仙迎太子歸。 袁瓘 惠文太子挽歌

《國語辭典》:羽化  拼音:yǔ huà
1.昆蟲蛹化為成蟲,稱為「羽化」。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三:「木蠹生蟲,羽化為蝶?!?br />2.得道成仙?!赌鲜?。卷七五。隱逸傳上。褚伯玉傳》:「君當(dāng)思遂其高步,成其羽化。」宋。蘇軾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div>
《國語辭典》:羽化登仙  拼音:yǔ huà dēng xiān
人得道而飛升成仙。形容人遠(yuǎn)離塵囂,飄灑如臨仙境。宋。蘇軾〈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挂沧鳌赣鸹w天」。
《國語辭典》:羽化飛天(羽化飛天)  拼音:yǔ huà fēi tiān
人得道而飛升成仙。形容人遠(yuǎn)離塵囂,飄灑如臨仙境。《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至于化金銷玉,行符敕水,奇方妙術(shù),萬等千條,上云羽化飛天,次稱消災(zāi)滅禍。」也作「羽化登仙」。
《國語辭典》:銀杯羽化(銀杯羽化)  拼音:yín bēi yǔ huà
銀杯,銀制的酒杯。羽化,道教指成仙為羽化。銀杯羽化,銀制的酒杯升天成仙。原指唐代柳公權(quán)勤學(xué)書法,疏于治生,器物多為主藏豎海鷗等所竊,所藏酒器杯盂盡失,訊諸海鷗,答以不測其亡,權(quán)乃以杯羽化仙剌之。典出《舊唐書。卷一六五。柳公綽傳》。后比喻事物消失湮滅。
《分類字錦》:久食羽化
茶經(jīng)》:苦茶久食羽化。
分類:
《分類字錦》:卵生羽化
姚溶《諭白蟻文》:嗟爾之巧則巧矣,盛則盛矣。然卵生羽化,孳育而未息,鉆椽穴柱,不盡嚼而不已,遂使脩廊為之空洞,廣廈為之頹圯。
分類:
《漢語大詞典》:委蛻
(1).謂自然所付與的軀殼。莊子·知北游:“孫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 金 王若虛 《感秋》詩:“此身委蛻耳,毀棄無足惜?!?明 張居正 《葬地論》:“彼以為此天地之委蛻也,無之而不可藏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章阿端:“驚問,則 端娘 已斃牀上,委蛻?yīng)q存?!?br />(2).羽化。 唐 劉禹錫 《含輝洞述》:“意其嘗為食霞御氣者之所游息委蛻而去不知其幾千百年?!?br />(3).用為死亡的婉詞。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啟秘?!?/a>:“委蛻亦何恨,吾皃已長鬣?!?王闿運(yùn) 《余世松誄》:“將及秋試,遽嬰時(shí)沴,寢疾兼旬,溘為委蛻?!?/div>
《漢語大詞典》:超跡(超跡)
亦作“ 超跡 ”。
(1).高超的行跡。 晉 王渙之 《蘭亭》詩:“超跡修獨(dú)往,真契齊古今?!?br />(2).指羽化,仙化。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許詢〈自敘〉》:“五難既灑落,超跡絶塵網(wǎng)?!?/div>
《漢語大詞典》:起升(起昇)
羽化;仙化。《七國春秋平話》卷下:“ 鬼谷 謂 伯楊 、 樂毅 、 張晃 眾先生等曰:‘咱每都是出家人,今為徒弟持名在世,誤了起昇?!?/div>
分類:羽化仙化
《國語辭典》:遺世(遺世)  拼音:yí shì
棄絕世間的俗事?!段倪x。孫綽。游天臺(tái)山賦》:「非夫遺世玩道絕粒茹芝者,烏能輕舉而宅之?!?/div>
《國語辭典》:蟬蛻(蟬蛻)  拼音:chán tuì
1.蟬自蛹狀幼蟲化為成蟲時(shí)所脫下的殼,可入藥。也稱為「蟬衣」。
2.比喻解脫、卸除?!妒酚洝>戆怂?。屈原賈生傳》:「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埂度辶滞馐贰返谖逦寤兀骸附褚岩樱“岩鹿谙s蛻,濯足滄浪。無聊且酌霞觴,喚幾個(gè)新知醉一場?!?br />3.比喻人脫去肉體軀殼,得道成仙。指死亡。唐。貫休經(jīng)曠禪師院〉詩:「再來尋師已蟬蛻,薝卜枝枯醴泉竭。」清。全祖望〈梅花嶺記〉:「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蛻,實(shí)未嘗死?!?/div>
《漢語大詞典》:蟬殼(蟬殼)
蟬自幼蟲變?yōu)槌上x時(shí)所脫下的殼。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名實(shí):“夫神滅形消,遺聲餘價(jià),亦猶蟬殼虵皮,獸迒鳥跡耳?!?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蟲三·蚱蟬:“凡用蛻殼,沸湯洗去泥土、翅、足,漿水煮過,曬乾用?!眳⒁姟?蟬蛻 ”。
《國語辭典》:飛升(飛昇)  拼音:fēi shēng
1.飛翔上升。如:「不一會(huì)兒,風(fēng)箏便飄然飛升?!?br />2.比喻成仙?!剁R花緣》第九三回:「日后飛升時(shí)倘將愚姐度脫塵凡,也不枉今日結(jié)拜一場。」《紅樓夢》第一三回:「那賈敬聞得長孫媳死了,因自為早晚要飛升,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紅塵,將前功盡棄呢,因此并不在意,只憑賈珍料理?!?/div>
《漢語大詞典》:龍見(龍見)
(1).易·乾:“見龍?jiān)谔?,利見大人?!?高亨 注:“龍出現(xiàn)于田中,比喻大人活動(dòng)于民間,人見之則有利?!焙笠蛞浴褒堃姟敝竿跽吣苡兄慰?。莊子·在宥:“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成玄英 疏:“圣人寂同死尸寂泊,動(dòng)類飛龍?jiān)谔臁!?br />(2).喻羽化而登仙。《文選·郭璞〈游仙詩〉之一》:“進(jìn)則保龍見,退為觸藩羝。” 李善 注:“進(jìn)謂求仙也,退謂處俗也?!?br />(3).易·乾:“云從龍,風(fēng)從虎?!薄褒垺庇魇挛锏闹鞲桑蛞浴褒堃姟庇魑恼赂疽蚜?。 晉 陸機(jī) 《文賦》:“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郭紹虞 等注:“‘龍見’句譬文章根本已立而枝節(jié)未妥?!?br />(4).蒼龍七宿出現(xiàn)。左傳·桓公五年:“凡祀,啟蟄而郊,龍見而雩。” 杜預(yù) 注:“龍見,建巳之月。蒼龍宿之體,昏見東方,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遠(yuǎn)為百穀祈膏雨也。”北齊書·恩倖傳·高阿那肱:“ 源師 嘗諮 肱 云:‘龍見,當(dāng)雩?!?/div>
《漢語大詞典》:龍變(龍變)
(1).謂神奇變化。史記·封禪書:“今鼎至 甘泉 ,光潤龍變,承休無疆?!?br />(2).喻乘時(shí)興起。《史記·魏豹彭越列傳論》:“得攝尺寸之柄,其云蒸龍變,欲有所會(huì)其度。”史記·外戚世家褚少孫論:“丈夫龍變。《傳》曰:‘蛇化為龍,不變其文;家化為國,不變其姓?!煞虍?dāng)時(shí)富貴,百惡滅除,光耀榮華,貧賤之時(shí)何足累之哉!”
(3).指羽化飛升。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先生噓吸沖和,吐故納新,蟬蛻龍變,棄俗登仙?!?宋 陳師道 《送姚先生歸宜山》詩之一:“ 鄭公 龍變不容親,猶有先生不絶塵?!?br />(4).機(jī)變,權(quán)變。《淮南子·人間訓(xùn)》:“內(nèi)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詘伸,贏縮卷舒,與物推移,故萬舉而不陷,所以貴圣人者,以其能龍變也?!?晉 傅玄 《古今畫贊·楊阜》:“君構(gòu)潛謀以龍變,應(yīng)事機(jī)而虎發(fā)?!?/div>
《漢語大詞典》:淮王術(shù)(淮王術(shù))
(1).指 漢 淮南王 劉安 的方術(shù)。 唐 杜甫 《玩月呈漢中王》詩:“欲得 淮王 術(shù),風(fēng)吹暈已生?!币喾Q“ 淮南法 ”。 唐 呂巖 《憶江南》詞:“ 淮南 法,秋石最堪夸?!眳⒁姟?淮南王 ”。
(2).相傳由 漢 淮南王 劉安 所創(chuàng)的制作豆腐的方法。 宋 朱熹 《次劉秀野蔬食十三詩韻·豆腐》:“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 淮王 術(shù),安坐獲泉布?!币槐咀鳌?淮南術(shù) ”。參閱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識(shí)卷六, 汪汲 《事物原會(huì)》引 五代 謝綽 《宋拾遺錄》。
《漢語大詞典》:淮南王
(1). 漢高祖 子 劉長 的封號(hào)。 高祖 十一年封 長 為 淮南王 。 文帝 時(shí) 劉長 謀反,謫徙 蜀郡 ,途中不食而死。
(2). 漢 劉安 襲其父 劉長 的封號(hào)。 安 好文學(xué),喜神仙之術(shù),傳說甚多,故一般所稱 淮南王 多指 安 。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正失·王陽能鑄黃金》:“ 淮南王 安 鋭精黃白,庶幾輕舉,卒離親伏白刃之罪?!?章炳麟 《原儒》:“ 淮南王 犬吠天上,雞鳴云中?!?br />(3).古曲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淮南王》, 淮南小山 之作也。王服食求仙,遍禮方士,遂與八公相攜俱去,莫知所在。王之徒思戀不已,乃作《淮南王》之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