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強(qiáng)弩射潮
 
千弩射
 
射潮弩
 
三千水犀弩
 
弩注錢塘
 
錢王萬弩
 
錢王羽箭
 
長堤萬弩
 
潮頭萬弩
 
弩壯射潮
 
強(qiáng)弩千雕翎
  
萬弩橫江
 
萬弩射錢塘
 
犀弩三千


《宋史》卷九十七〈河渠志七·東南諸水下·浙江〉~2396~
浙江通大海,日受兩潮。梁開平中,錢武肅王始筑捍海塘,在候潮門外。潮水晝夜沖激,版筑不就,因命彊弩數(shù)百以射潮頭,又致禱胥山祠。既而潮避錢塘,東擊西陵,遂造竹器,積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
《蘇軾詩集》卷十〈八月十五看潮五絕〉
〈八月十五看潮五絕〉其五:「江神河伯兩醯雞,海若東來氣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強(qiáng)弩射潮低?!?/span>
《漢語大詞典》:羽箭
箭。因尾部綴鳥羽,故稱。 唐 杜甫 《丹青引贈(zèng)曹將軍霸》:“良相頭上進(jìn)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 宋 朱敦儒 《朝中措》詞:“雪獵星飛羽箭,春游花簇雕鞍?!?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弧矢:“凡雕翎箭,行疾過鷹、鷂翎,十餘步而端正,能抗風(fēng)吹。北虜羽箭多出此料。”
《漢語大詞典》:白羽箭
尾部裝置白翎的箭。北史·突厥傳:“﹝ 隋煬帝 ﹞取桃竹白羽箭一枚以賜 射匱 ,因謂之曰:‘此事宜速,使急如箭也。’” 唐 李白 《北風(fēng)行》:“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jié)網(wǎng)生塵埃?!?/div>
分類:尾部裝置
《漢語大詞典》:大羽箭
一種四羽大笴長箭。 唐 杜甫 《丹青引·贈(zèng)曹將軍霸》:“良相頭上進(jìn)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 仇兆鰲 注:“ 太宗 好用四羽大笴長箭。”
《漢語大詞典》:無羽箭(無羽箭)
不綴羽毛的箭。宋史·兵志十一:“﹝ 淳熙 九年﹞ 湖北 、 京西 造納無羽箭。上曰:‘箭不用羽,可謂精巧。’”
分類:羽毛
《國語辭典》:白羽  拼音:bái yǔ
1.白色的羽毛?!睹献?。告子上》:「然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歟?」
2.用白色羽毛裝飾的旗子?!秴问洗呵?。不茍論。不茍》:「武王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系。」
3.箭。南朝宋。鮑照擬古〉詩三首之一:「留我一白羽,將以分虎竹?!?br />4.白色的羽毛扇。唐。張巡守睢陽作〉詩:「屢厭黃塵起,時(shí)將白羽揮?!?/div>
《國語辭典》:羽獵(羽獵)  拼音:yǔ liè
打獵。打獵時(shí)士卒負(fù)有羽箭,故稱為「羽獵」。《文選。宋玉。高唐賦》:「傳言羽獵,銜枚無聲?!埂段倪x。張衡。東京賦》:「故相如壯上林之觀,揚(yáng)雄騁羽獵之辭?!?/div>
《漢語大詞典》:赤羽
(1).赤色羽毛。爾雅·釋鳥“鶾,天雞” 晉 郭璞 注:“鶾雞,赤羽?!?邢昺 疏:“鶾,名天鷄,赤羽之鳥也?!?br />(2).指羽毛赤色的禽鳥。 宋 梅堯臣 《賦紅雀》詩:“赤羽異蒿鷃,來自東夷國。” 郭沫若 《蜩螗集·海上看日出》詩:“倍添黮暗夜將明,曠野飛傳赤羽聲。”
(3).羽箭名。鐵鏃。六韜·虎韜:“飛鳬、赤莖、白羽,以銅為首。電影、青莖、赤羽,以鐵為首?!?唐 李白 《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fā)兵》詩:“我把兩赤羽,來游 燕 趙 間。” 王琦 注:“赤羽,謂箭之羽染以赤者。”
(4).赤色旗幟。《孔子家語·致思》:“ 由 ( 子路 )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 由 當(dāng)一隊(duì)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zhí)聝,唯 由 能之。” 唐 高適 《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詩:“軍容隨赤羽,樹色引青袍。” 明 湯顯祖 《上之回》詩:“翠華中極駕,赤羽上之回?!?/div>
《國語辭典》:負(fù)羽(負(fù)羽)  拼音:fù yǔ
背著箭。比喻投身軍旅從軍出征。《文選。江淹。別賦》:「或乃邊郡未和,負(fù)羽從軍?!?/div>
《漢語大詞典》:雕翎(鵰翎)
雕的翎毛。借指羽箭。《水滸傳》第五五回:“弓彎鵲畫,飛魚袋半露龍梢;籠插雕翎,獅子壺緊拴豹尾?!?span id="1bdpiag" class="book">《相聲傳統(tǒng)作品選·八扇屏》:“施苦肉,獻(xiàn)連環(huán),祭東風(fēng),借雕翎,火燒戰(zhàn)船?!?br />雕翎箭的省稱。 唐 元稹 《痁臥聞幕中諸公征樂會(huì)飲因有戲呈三十韻》:“蛇蠱迷弓影,鵰翎落箭靫?!?元 無名氏 《爭報(bào)恩》楔子:“肩擔(dān)的無非長刀大斧,腰掛的盡是鵲畫鵰翎。”
分類:翎毛羽箭
《漢語大詞典》:射潮
(1).相傳 吳越王 錢鏐 射潮筑塘的故事。 宋 蘇軾 《表忠觀碑》:“仰天誓江,月星晦蒙;強(qiáng)弩射潮,江海為東。”宋史·河渠志七:“ 淛江 通大海,日受兩潮。 梁 開平 中, 錢武肅王 始筑捍海塘,在 候潮門 外。潮水晝夜衝激,版筑不就,因命彊弩數(shù)百以射潮頭,又致禱 晉山祠 。既而潮避 錢塘 ,東擊 西陵 ,遂造竹器,積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柳亞子 《海寧觀潮有作》詩:“我亦廿年慚后死,射潮穿象兩蹉跎?!?br />(2). 東漢 馬援 亦有射潮故事,見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射潮及所引 清 屈大均 《射潮歌》。
分類:吳越馬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