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44,分63頁顯示  上一頁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耳機
耳聞不如目見
耳聞目睹
耳卓東風
耳墜子
耳聞不如眼見
耳軸
耳喑
耳聞目擊
耳聞目見
耳聞目覽
耳聞目染
耳聞眼見
耳蝸
耳斡
《國語辭典》:耳機(耳機)  拼音:ěr jī
戴在耳上或塞入耳中的受音器。
《國語辭典》:耳聞不如目見(耳聞不如目見)  拼音: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語本漢。劉向《說苑。卷七。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购笾嘎犎藗髀劊蝗缬H眼一見來的確實?!段拿餍∈贰返谝晃寤兀骸傅且患?,耳聞不如目見,耳聞是假,目見始真?!挂沧鳌付劜蝗缪垡姟?。
分類:不如可靠
《國語辭典》:耳聞目睹(耳聞目睹)  拼音:ěr wén mù dǔ
親自看到、聽到。如:「他這一趟世界之旅,耳聞目睹了許多新鮮事?!挂沧鳌付勀恳姟埂?/div>
《分類字錦》:耳卓東風(耳卓東風)
王逢 夢騎驢詩 蹇驢雙耳卓東風,前導青衣一小童。
分類:驢騾
《國語辭典》:耳墜子(耳墜子)  拼音:ěr zhuì zi
耳朵上的飾物。也作「耳環(huán)」。
分類:耳朵飾物
《國語辭典》:耳聞不如眼見(耳聞不如眼見)  拼音: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
只聽別人敘說,不如親眼一見來的確實。參見「耳聞不如目見」條?!杜f唐書。卷一○一。辛替否傳》:「臣嘗以為古之用度不時,爵賞不當,破家亡國者,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眼見。」《西游記》第四八回:「口說無憑,耳聞不如眼見。我背了馬,且請師父親去看看?!?/div>
《漢語大詞典》:耳軸
為旋轉(zhuǎn)或傾斜 某物而裝在支承上的樞軸或心軸
連桿在其上旋轉(zhuǎn)的十字頭軸銷
《漢語大詞典》:耳喑
耳語。 元 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二折:“[正末做打耳喑科云]哥也,可是這般?” 元 無名氏 《隔江斗智》第三折:“你與主公穿衣服,悄悄送這錦囊,教主公袖了;再打個耳喑,教主公酒散只裝醉,掉下錦囊?!?/div>
分類:耳語
《國語辭典》:耳聞目擊(耳聞目擊)  拼音:ěr wén mù jí
親自看到、聽到。如:「他把這輩子耳聞目擊的一些趣事都記錄下來,準備將來出書。」也作「耳聞目見」。
《國語辭典》:耳聞目見(耳聞目見)  拼音:ěr wén mù jiàn
親自看到、聽到。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夫信謗之徵,有如影響;耳聞目見,其事已多?!挂沧鳌改慷枚劇?、「目擊耳聞」、「目見耳聞」、「耳聞目睹」、「耳聞目擊」。
《漢語大詞典》:耳聞目覽(耳聞目覽)
同“ 耳聞目見 ”。 唐 孫揆《靈應傳》:“ 寳 及晡方寤,耳聞目覽,恍然如在?!?/div>
《漢語大詞典》:耳聞目染(耳聞目染)
同“ 耳濡目染 ”。 孫犁 《〈從維熙小說選〉序》:“老伴是一個文盲,她之所以能‘青年作家’云云,不過是因為與我朝夕相處,耳聞目染的結(jié)果?!?從維熙 《北國草》第一章五:“由于他小時候在 巴黎 耳聞目染的結(jié)果,愛情比同齡的年輕人要早醒得多?!?/div>
《漢語大詞典》:耳聞眼見(耳聞眼見)
見“ 耳聞目見 ”。
《國語辭典》:耳蝸(耳蝸)  拼音:ěr guā
內(nèi)耳中的螺旋形骨管。頂小底大,形似蝸牛外殼,因而得名。管內(nèi)含有感音裝置,是聽覺的主要部分。
《漢語大詞典》:耳斡
即耳挖。《金瓶梅詞話》第十二回:“于是向頭上拔下一根鬧銀耳斡兒來,重一錢?!?span id="expwjwo" class="book">《金瓶梅詞話》第九十回:“ 雪娥 又留一個銀折盂、一根金耳斡、一件青綾襖、一條黃綾裙,謝了他兩口兒?!眳⒁姟?耳挖 ”。
《漢語大詞典》:耳挖
掏耳垢的用具。常以竹、木、牛角或金屬制成。有時也作為飾物,其末并可用來剔牙。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三公子恐怕鴨子不肥,拔下耳挖來戳戳脯子上肉厚,方才叫 景蘭江 講價錢買了。”亦稱“ 耳挖子 ”。紅樓夢第二八回:“只見 鳳姐兒 在門前站著,蹬著門檻子,拿耳挖子剔牙?!?span id="511m6o1" class="book">《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三回:“這時候他娘兒兩個頭上的金簪子、銀耳挖子,統(tǒng)通被差上拿去,説是賊贜,要交給老爺?sh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