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跨跱
(1).謂據(jù)有保持。莊子·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 陳鼓應 今注:“跨跱,盤據(jù)之意?!?br />(2).聳立。《文選·左思〈吳都賦〉》:“寒暑隔閡於邃宇,虹蜺迴帶於云館,所以跨跱,煥炳萬里也?!?李周翰 注:“跨跱,特立也?!?/div>
《漢語大詞典》:桀立
聳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陰溝水:“今城內(nèi)東側,猶有山亭桀立,陵阜高峻。”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水二:“ 華不注山 ,單椒秀澤,不連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div>
分類:聳立
《漢語大詞典》:嵥豎(嵥豎)
聳立。 晉 郭璞 《江賦》:“ 虎牙 嵥豎以屹崒, 荊門 闕竦而盤礴。”
分類:聳立
《漢語大詞典》:挺崿
聳立。藝文類聚卷八引 晉 孫綽 《太平山銘》:“秀嶺樊緼,奇峯挺崿?!?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溱水:“縣東有 湞石山 ,廣圓三十里,挺崿大江之北,盤址長川之際?!?/div>
分類:聳立
《漢語大詞典》:嵥峙
聳立。 晉 郭璞 《巫咸山賦》:“伊 巫咸 之名山,崛孤停而嵥峙?!?/div>
分類:聳立
《漢語大詞典》:桀跱
聳立。
分類:聳立
《漢語大詞典》:崛峙
聳立。 續(xù)范亭 《宿華山下玉泉院》詩:“ 華岳 娥娥常崛峙, 黃河 浩浩空濤波。”
分類:聳立
《漢語大詞典》:崿峙
聳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閩游日記前:“余昔游 鯉湖 過此,但見穹石崿峙,舟穿其間,初不謂險;今則白波山立,石悉沒形,險倍昔時。”
分類:聳立
《漢語大詞典》:銳立
猶聳立。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七:“又戰(zhàn)碉鋭立,高於中土之塔?!?/div>
分類:聳立
《國語辭典》:廬山(廬山)  拼音:lú shān
山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云?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后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也稱為「廬阜」、「匡盧」、「匡山」。
《國語辭典》:凌空  拼音:líng kōng
騰越到天空中。如:「候鳥凌空飛翔而過。」
《國語辭典》:壁立  拼音:bì lì
1.像墻壁一樣直立。形容山石陡峭?!度龂?。卷六○。吳書。賀齊傳》:「林歷山四面壁立,高數(shù)十丈?!贡蔽?。酈道元《水經(jīng)注。巨馬水》:「淶水又南徑藏刀山下,層巖壁立,直上干霄?!?br />2.家中只有四壁直立。形容空無所有,非常貧窮?!妒酚洝>硪灰黄?。司馬相如傳》:「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埂段倪x。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七》:「長卿還成都,壁立何寥廓?!?/div>
《國語辭典》:玉筍(玉筍)  拼音:yù sǔn
1.筍的美稱。
2.形容才士眾多杰出,如筍般并出?!缎绿茣?。卷一七四。李宗閔傳》:「俄復為中書舍人,典貢舉,所取多知名士,若唐沖、薛庠、袁都等,世謂之『玉筍』?!?br />3.形容女子潔白纖細的手腳。唐。韓偓 詠手詩:「腕白膚紅玉筍芽,調(diào)琴抽線露尖斜。」唐。杜牧 詠襪詩:「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筍裹輕云?!?br />4.比喻尖聳秀麗的山峰。宋。楊萬里 真陽峽詩:「夾岸對排雙玉筍,此峰外面萬青山?!?/div>
《國語辭典》:森然  拼音:sēn rán
1.林木茂盛的樣子。唐。陳鴻《東城老父傳》:「竹柏森然,香煙聞于道?!?br />2.陰森寒冷的樣子。唐。無名氏《李暮》:「水木森然,髣髴如有鬼神之來?!埂都t樓夢》第一○一回:「只覺身后咈咈哧哧似有聞嗅之聲,不覺頭發(fā)森然豎了起來。」
《漢語大詞典》:巑岏
(1).山高銳貌。 南朝 宋 鮑照 《登廬山望石門》詩:“嶄絶類 虎牙 ,巑岏象 熊耳 。” 明 周湞 《舟中望九華山》詩:“縹渺對雄標,巑岏發(fā)奇藴?!?br />(2).形容其他尖銳之物。 清 陳夢雷 《西洋貢獅子賦》:“齒巑岏而五兵失鋭,目閃爍而雙電交光?!?br />(3).聳立貌。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歸賦》:“究煙霞之繚繞,具林石之巑岏?!?明 李東陽 《送張修撰養(yǎng)正北巡》詩:“南則龍樓鳳閣高巑岏,北則諸州列鎮(zhèn)相鉤環(huán)?!?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小屋三楹,屋旁小閣二楹,黃石巑岏,石中古木十數(shù)株?!?br />(4).高峻的山峰。《楚辭·劉向〈九嘆〉》:“登巑岏以長企兮,望南 郢 而窺之?!?王逸 注:“巑岏,鋭山也?!?br />(5).形容人品高尚。 清 方文 《老姑行為姚姐夫人七十壽》詩:“吾姐操行復巑岏,三老姑名應不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