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34
典故
2
詞典
82
分類詞匯
32
佛典
1
其它
17
共134,分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5
6
7
8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嘉菽
魚菽之祭
魚菽之奠
智昏菽麥
飲水食菽
飲水啜菽
未辨菽麥
粟麥蕎菽
宜菽
菽麥不辨
菽水承歡
菽水之歡
菽水之養(yǎng)
豆菽類作物
菽糜
《漢語大詞典》:
嘉菽
豆類作物的美稱。
《
初學記
》
卷二七引 晉 張翰
《豆羹賦》
:“乃有孟秋嘉菽,垂枝挺莢,是刈是穫,充簟盈篋?!?/div>
《漢語大詞典》:
魚菽之祭(魚菽之祭)
以魚、豆為祭品的祭事。魚、豆是常用食品,表明祭品的菲薄。
《公羊傳·哀公六年》
:“ 陳乞 曰:‘ 常 之母有魚菽之祭,愿諸大夫之化我也?!?何休 注:“ 齊 俗,婦人首祭事。言魚豆者,示薄陋無所有。”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
:“灌畦鬻蔬,為供魚菽之祭?!?清
龔自珍
《農宗》
:“宅不什一,則不足以容魚菽之祭,不足以容舂揄?!币嘧鳌?魚菽之奠 ”。 明
楊慎
《祭毛以正文》
:“同鄉(xiāng)友生 楊慎 謹以薄陋魚菽之奠,致祭于亡友鄉(xiāng)進士 毛君 以正 之靈?!?/div>
分類:
祭品
食品
《漢語大詞典》:
魚菽之奠(魚菽之奠)
見“ 魚菽之祭 ”。
《漢語大詞典》:
魚菽之祭(魚菽之祭)
以魚、豆為祭品的祭事。魚、豆是常用食品,表明祭品的菲薄。
《公羊傳·哀公六年》
:“ 陳乞 曰:‘ 常 之母有魚菽之祭,愿諸大夫之化我也?!?何休 注:“ 齊 俗,婦人首祭事。言魚豆者,示薄陋無所有?!?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
:“灌畦鬻蔬,為供魚菽之祭?!?清
龔自珍
《農宗》
:“宅不什一,則不足以容魚菽之祭,不足以容舂揄?!币嘧鳌?魚菽之奠 ”。 明
楊慎
《祭毛以正文》
:“同鄉(xiāng)友生 楊慎 謹以薄陋魚菽之奠,致祭于亡友鄉(xiāng)進士 毛君 以正 之靈?!?/div>
分類:
祭品
食品
《漢語大詞典》:
智昏菽麥(智昏菽麥)
謂智力不能辨認豆麥。形容無知。
《
文選·劉孝標〈辯命論〉
》
:“朝秀晨終,龜鶴千歲,年之殊也。聞言如響,智昏菽麥,神之辨也?!?李善 注:“豆麥殊形易別,故以為癡者之候也?!?清
錢大昕
《
廿二史考異·北齊書·裴讓之傳
》
:“ 裴讓之 、 張宴之 ……皆不著本貫郡縣,蓋校書者但知寫
《
北史
》
以補足卷數,而不及檢其先世郡望,幾於智昏菽麥矣?!眳⒁姟?不辨菽麥 ”。
分類:
智力
能辨
辨認
無知
《國語辭典》:
不辨菽麥(不辨菽麥)
拼音:
bù biàn shú mài
菽,豆子。不辨菽麥指無法分別豆子與麥子。形容人愚昧無知。語本《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购笠啾扔魅狈ΤWR或判斷能力。南朝梁。
陶弘景
相經序
:「或不辨菽麥,更保黃者,此又明其偏有得也?!?/div>
分類:
愚昧無知
脫離
實踐
《國語辭典》:
飲水食菽(飲水食菽)
拼音:
yǐn shuǐ shí shú
形容生活清苦,飲食粗簡。晉?;矢χk《高士傳。卷上。老萊子》:「老萊子者,楚人也,當時世亂,逃世耕于蒙山之陽。莞葭為墻,蓬蒿為室,枝木為床,蓍艾為席,飲水食菽,墾山播種?!挂沧鳌膏ㄝ娘嬎埂ⅰ革嬎ㄝ摹?。
《國語辭典》:
飲水啜菽(飲水啜菽)
拼音:
yǐn shuǐ chuò shú
形容生活清苦,飲食粗簡。宋。
蘇轍
答黃庭堅書
:「獨顏氏子飲水啜菽,居于陋巷,無假于外?!挂沧鳌膏ㄝ娘嬎?、「飲水食菽」。
分類:
清水
清苦
《國語辭典》:
飲水啜菽(飲水啜菽)
拼音:
yǐn shuǐ chuò shú
形容生活清苦,飲食粗簡。宋。
蘇轍
答黃庭堅書
:「獨顏氏子飲水啜菽,居于陋巷,無假于外。」也作「啜菽飲水」、「飲水食菽」。
分類:
清水
清苦
《漢語大詞典》:
未辨菽麥(未辨菽麥)
分不清豆子和麥子。形容愚昧無知。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 載湉 小丑,未辨菽麥,鋌而走險?!眳⒁姟?不辨菽麥 ”。
分類:
不清
豆子
麥子
愚昧無知
《國語辭典》:
不辨菽麥(不辨菽麥)
拼音:
bù biàn shú mài
菽,豆子。不辨菽麥指無法分別豆子與麥子。形容人愚昧無知。語本《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后亦比喻缺乏常識或判斷能力。南朝梁。
陶弘景
相經序
:「或不辨菽麥,更保黃者,此又明其偏有得也。」
分類:
愚昧無知
脫離
實踐
《分類字錦》:
粟麥蕎菽(粟麥蕎菽)
宋史食貨志:祥符九年,詔諸路支移稅賦勿至兩次,仍許以粟、麥、蕎、菽互相折輸。
分類:
偶字
《駢字類編》:
宜菽
淮南子:河水中濁而宜菽。 博物志:見宜稻下。
《國語辭典》:
菽麥不辨(菽麥不辨)
拼音:
shú mài bù biàn
分不出豆與麥。語本《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形容人非常愚笨。如:「這么簡單的事,你竟然還會弄錯,真是菽麥不辨。」
分類:
不出
愚笨
《國語辭典》:
菽水承歡(菽水承歡)
拼音:
shú shuǐ chéng huān
比喻子女孝順父母,雖然是豆和水這樣平常的飲食,也能使父母歡悅。語本《禮記。檀弓下》:「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yǎng),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比喻雖貧寒而能克盡孝道,也能使父母感到欣慰?!?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八回:「晚生只愿家君早歸田里,得以菽水承歡,這是人生至樂之事?!挂沧鳌篙乃畾g」、「菽水之養(yǎng)」。
分類:
子女
孝順
順父
父母
然是
平常
飲食
《國語辭典》:
菽水之歡(菽水之歡)
拼音:
shú shuǐ zhī huān
比喻子女孝順奉養(yǎng)父母,雖是粗疏清淡的食物,也能帶給父母歡慰。參見「菽水承歡」條。明。高明《琵琶記。蔡宅祝壽》:「入則孝,出則弟,怎離白發(fā)之雙親?到不如盡菽水之歡,甘齏鹽之分?!?/div>
分類:
子女
孝順
奉養(yǎng)
養(yǎng)父
父母
雖是
粗疏
清淡
食物
《國語辭典》:
菽水之養(yǎng)(菽水之養(yǎng))
拼音:
shú shuǐ zhī yǎng
比喻貧寒家庭對父母的孝順奉養(yǎng)。參見「菽水承歡」條。如:「為人子女者雖然無法做到錦衣玉食,但總希望能夠略盡菽水之養(yǎng)?!?/div>
分類:
貧寒
家庭
父母
孝順
奉養(yǎng)
《國語辭典》:
豆菽類作物(豆菽類作物)
拼音:
dòu shú lèi zuò wù
泛稱以種子為繁殖方法的豆科作物。如大豆、菜豆、豌豆、豇豆、落花生等。
分類:
種子
繁殖
豆科
《國語辭典》:
菽糜
拼音:
shú mí
豆湯,能解渴消暑?!洞蟠鞫Y記。夏小正》:「心中種黍,菽糜,時也,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菽糜以在經中又言之時,何也,是食矩關而記之。」
分類:
能解
解渴
消暑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