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1—1097 【介紹】: 宋臨江新淦人,字常父??孜闹俚?。仁宗嘉祐八年進(jìn)士。哲宗元祐初,歷秘書省正字、集賢校理、國子司業(yè)。四年,為著作郎,論科舉之弊,詆王安石《三經(jīng)新義》,請復(fù)詩賦取士,又欲罷大義而益以諸經(jīng)策。拜中書舍人,直學(xué)士院。八年,擢給事中,遷禮部侍郎,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坐元祐黨奪職,居池州卒。與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聲起江西,時(shí)號三孔。有《詩書論語說》、《金華講義》、《芍藥譜》、《內(nèi)外制》、《雜文》、《宗伯集》(編入《清江三孔集》)。
全宋詩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進(jìn)士,調(diào)谷城主簿,選教授齊州,為國子直講。哲宗元祐初,歷集賢校理,著作郎,國子司業(yè)。嘗民族矛盾論恢復(fù)詩賦取地一下,攻擊王安石經(jīng)義。進(jìn)起居郎兼侍講邇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書舍人,直學(xué)士院。擢給事中,遷禮部侍郎,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紹圣四年,坐元祐黨奪耿,管勾洪州玉隆觀、池州居?。ā端螘嫺濉仿毠倭咧涣?,年五十七。與兄文仲、弟平仲并稱“三孔”。黃庭堅(jiān)有“二蘇聯(lián)璧,三孔分鼎”之譽(yù)。著有,詩書論語說》等百馀卷,已佚。南宋王??收輯孔氏兄弟詩文合刊為《清江三孔集》,武仲詩文共十七卷,其中詩七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四有傳。 孔武仲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清江三孔集》為底本,參校民國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叢書》,簡稱豫章本)、《宋詩鈔》(簡稱詩鈔)、《永樂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詩篇,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一八六
孔武仲(一○四二——一○九八),字常父,臨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文仲弟、平仲兄。幼力學(xué),舉進(jìn)士中甲科。調(diào)谷城主簿,選教授齊州,為國子直講。元祐初歷秘書省正字、校書,集賢校理,著作郎,國子司業(yè)。進(jìn)起居郎兼侍講,除起居舍人,拜中書舍人、直學(xué)士院。擢給事中,遷禮部侍郎,以寶文閣待制知洪州,徙宣州。坐元祐黨奪職,居池州。元符元年卒,年五十七。元符末追復(fù)原官。著《》、《》、《論語說》、《金華講義》、內(nèi)外制、雜文共百馀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四《孔文仲傳》有附傳(卒年見孔平仲《祭三兄侍郎文》)。
《國語辭典》:講武(講武)  拼音:jiǎng wǔ
講習(xí)武術(shù)、戰(zhàn)事?!抖Y記。月令》:「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xí)射御、角力?!埂度龂萘x》第二○回:「今四海擾攘之時(shí),正當(dāng)借田獵以講武。」
《漢語大詞典》:講武城(講武城)
古城名。在 河南 臨漳 漳河 上。 三國 魏 曹操 所筑。 宋 范成大 有《講武城》詩。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河南四·彰德府》:“ 講武城 在故 鄴城 北 漳水 上, 磁州 南二十里亦有 講武城 ,皆 曹操 所筑也。”
《國語辭典》:都講(都講)  拼音:dū jiǎng
1.古時(shí)主持學(xué)舍的人。
2.學(xué)舍主講的人?!逗鬂h書。卷三七。丁鴻傳》:「鴻年十三,從桓榮受歐陽尚書,三年而明章句,善論難,為都講?!?br />3.講唱變文時(shí)擔(dān)任唱經(jīng)的人。
《國語辭典》:都試(都試)  拼音:dū shì
講武考試。漢制以立秋日總試騎士。《漢書。卷七六。韓延壽傳》:「及都試講武,設(shè)斧鉞旌旗,習(xí)射御之事?!埂稌x書。卷二一。禮志下》:「漢西京承秦制,三時(shí)不講,惟十月都試?!?/div>
《國語辭典》:都試(都試)  拼音:dū shì
講武考試。漢制以立秋日總試騎士。《漢書。卷七六。韓延壽傳》:「及都試講武,設(shè)斧鉞旌旗,習(xí)射御之事?!埂稌x書。卷二一。禮志下》:「漢西京承秦制,三時(shí)不講,惟十月都試。」
《漢語大詞典》:講兵(講兵)
講武練兵。漢書·王莽傳下:“時(shí) 忠 方講兵都肄?!?span id="qzhmray" class="book">《后漢書·寇恂傳》:“ 恂 板書屬縣,講兵肄射?!?/div>
分類:講武練兵
《漢語大詞典》:詰武(詰武)
猶講武,治兵。 明 李東陽 《應(yīng)制啟沃詩·講武》:“ 周 代守成方詰武, 漢 廷習(xí)射本稱文。” 清 阮元 《駕幸南苑大閱恭紀(jì)》詩:“端為太平親詰武,簫鐃歸唱帝之回?!眳⒁姟?詰戎治兵 ”。
分類:講武
《漢語大詞典》:詰戎治兵(詰戎治兵)
謂整治軍事。戎,戎服;兵,兵器。語本《書·立政》:“其克詰爾戎兵?!?明 張居正 《與操江宋陽山書》:“天下之事,以為無足慮,則必有大可慮者,故古人詰戎治兵,當(dāng)太平之世,尤兢兢焉?!币嗍∽鳌?詰戎 ”。 清 王熙 《春日扈從南海子觀大蒐》詩:“應(yīng)知宸算遠(yuǎn),不為詰戎來?!?梁啟超 《外債平議》:“夫經(jīng)武詰戎,雖為國家所當(dāng)有事,然自以民力所克任者為其限界?!?/div>
《漢語大詞典》:宣榭
古代建筑于土臺上的廳堂,為講武臨觀之所。春秋·宣公十六年:“夏, 成周 宣榭火。” 杜預(yù) 注:“《傳例》曰:‘宣榭,講武屋?!?span id="aukki85" class="book">《爾雅》曰:‘無室曰榭,謂屋歇前?!?孔穎達(dá) 疏:“ 服虔 云:‘宣揚(yáng)威武之處,義或當(dāng)然也?!?李巡 曰:‘臺積土為之,所以觀望,臺上有屋謂之榭。則榭是臺上屋。居臺而臨觀講武,故無室而歇前,歇前者無壁也,如今廳是也。’”晉書·樂志上:“ 永嘉 之亂,伶官既減,曲臺宣榭,咸變洿萊?!?清 王夫之 《連珠有贈》詩:“蓋聞圜丘九變,密移在縱斂之間;宣榭千尋,函受但合離之際?!?/div>
《漢語大詞典》:講劍(講劍)
講論劍術(shù)。泛指講武。 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lián)句》:“摛文揮月毫,講劍淬霜鍔?!?/div>
《漢語大詞典》:郡試(郡試)
漢 代謂各郡于歲終講武校獵以簡選材勇之士為郡試。后漢書·耿弇傳“﹝ 弇 ﹞常見郡尉試騎士,建旗鼓,肄馳射,由是好將帥之事” 李賢 注引漢官儀:“歲終郡試之時(shí),講武勒兵,因以校獵,簡其材力也。”
《漢語大詞典》:陰政(陰政)
(1).指講武、練兵之事。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古講武練兵必于秋冬肅殺之時(shí),故稱。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不可以稱兵” 漢 鄭玄 注:“以陰政犯陽?!?孫希旦 集解:“兵之事為陰、為剛、為義。以正月而稱兵,則以陰而干陽。”新唐書·王綝傳:“今孟春講武,以陰政犯陽氣,害發(fā)生之德,臣恐水潦敗物,霜雪損稼,夏麥不登。”
(2).帝王后宮之事。南史·后妃傳論:“夫后妃專夕,配以德升,姬嬙并御,進(jìn)非色幸,欲使情有覃被,愛罔偏流,專貞內(nèi)表,妖蠱外息,乃可以輔興君德,燮理陰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