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4
詞典
2
分類詞匯
32
共34,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宏識
鴻議
謇博
譚天說地
姜是老的辣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
登泰山而小天下
應(yīng)對不窮
博而不精
博古知今
博覽古今
博物多聞
膽識俱優(yōu)
格古通今
《漢語大詞典》:
宏識(宏識)
(1).廣博的學(xué)識;高明的見解。 宋
王安石
《上邵學(xué)士書》
:“今 樂安公 懿文茂行,超越朝右,復(fù)得足下以宏識清議,相須光潤?!?明
李贄
《答耿中丞論談》
:“故達人宏識,一見 虞 廷揖讓,便與三盃酒齊觀;巍巍 堯 舜 事業(yè),便與太虛空浮云并壽?!?br />(2).指學(xué)識廣博、見解高明的人。 宋
嚴(yán)羽
《
滄浪詩話·考證
》
:“蓋 子美 每於絶句,喜對偶耳。臆度如此,更俟宏識?!?/div>
分類:
廣博
學(xué)識
識廣
見解
高明
人
《漢語大詞典》:
鴻議(鴻議)
高論;見識廣博的言論。 清
潘德輿
《
養(yǎng)一齋詩話
》
卷一:“卓識鴻議,瞽論一空,極快事也?!?/div>
分類:
高論
見識
識廣
廣博
言論
《漢語大詞典》:
謇博
性格剛直,學(xué)識廣博。
《
北史·李彪傳
》
:“ 彪 前后六度銜命,南人奇其謇博?!?/div>
分類:
性格
剛直
學(xué)識
識廣
廣博
《國語辭典》:
譚天說地(譚天說地)
拼音:
tán tiān shuō dì
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談。形容人知識豐富,能廣泛的談?wù)摳鞣N事情。《醒世恒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錢青見那先生學(xué)問平常,故意譚天說地,講古論今,驚得先生一字俱無,連稱道:『奇才!奇才!』」也作「談天說地」。
分類:
廣泛
談?wù)?/a>
知識
識廣
廣博
《國語辭典》:
姜是老的辣(姜是老的辣)
拼音:
jiāng shì lǎo de là
(諺語)比喻年長者經(jīng)驗豐富,見識廣而辦事歷練。如:「俗話說:『姜是老的辣?!凰奶幨朗滞螽吘贡群笊磔吀呙鞫嗔恕!?/div>
分類:
諺語
年長
長者
經(jīng)驗
豐富
見識
識廣
辦事
歷練
《國語辭典》: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
(諺語)比喻讀書人書讀得很多,知識廣博,即使足不出戶,也能遍知天下事。如:「現(xiàn)代人拜資訊發(fā)達之賜,坐守家中也可得知各種訊息。真可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弧埂兑佰牌匮浴返谝欢兀骸感悴挪怀鲩T,能知天下事。頗怪素臣志在除奸,而身歷杭城,絕不向閹孽靳仁一加訪察,以為智者千慮之一失?!?/div>
分類:
諺語
讀書人
知識
識廣
廣博
《國語辭典》: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
拼音:
céng jīng cāng hǎi nán wéi shuǐ
1.比喻見識廣博,經(jīng)驗豐富,眼界開闊,對平常事物便覺得微渺不足為奇。參見「曾經(jīng)滄海」條。唐。元稹〈離思〉詩五首之四:「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br />2.比喻感情方面曾經(jīng)擁有美好的經(jīng)驗,如今不能或不愿再面對新的對象?!读凝S志異。卷一。嬌娜》:「公子已窺之,曰:『弟為兄物色,得一佳偶?!粏枺骸汉稳??』曰:『亦弟眷屬。』生凝思良久,但云:『勿須?!幻姹谝髟唬骸涸?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弧?/div>
分類:
感情
見識
識廣
廣博
曾經(jīng)
經(jīng)驗
擁有
豐富
美好
眼界
開闊
《國語辭典》:
登泰山而小天下
拼音:
dēng tài shān ér xiǎo tiān xià
比喻眼界開闊,見識廣遠。語本《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
分類:
眼界
開闊
見識
識廣
廣遠
《國語辭典》:
應(yīng)對不窮(應(yīng)對不窮)
拼音:
yìng duì bù qióng
言語應(yīng)答沒有詞窮的時候。形容人學(xué)識廣博而才思敏捷?!端逄蒲萘x》第八二回:「玄宗見他應(yīng)對不窮,十分歡喜,即擢為翰林學(xué)士?!?/div>
分類:
應(yīng)答
時候
學(xué)識
識廣
廣博
才思敏捷
《國語辭典》:
博而不精
拼音:
bó ér bù jīng
學(xué)識廣博卻不精深?!逗鬂h書。卷六○上。馬融列傳》:「嘗欲訓(xùn)左氏春秋,及見賈逵、鄭眾注,乃曰:『賈君精而不博,鄭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分類:
學(xué)識
識廣
廣博
卻不
不精
精深
《國語辭典》:
博古知今
拼音:
bó gǔ zhī jīn
見識廣博,學(xué)識豐富,通曉古今之事?!犊鬃蛹艺Z。卷三。觀周》:「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挂沧鳌覆┕磐ń瘛埂ⅰ竿ń癫┕拧?。
分類:
見識
識廣
廣博
學(xué)識
豐富
通曉
古今
《國語辭典》:
博覽古今(博覽古今)
拼音:
bó lǎn gǔ jīn
遍閱古今之書。形容人見識廣博,學(xué)識豐富。漢。王充《論衡。超奇》:「故能說一經(jīng)者為儒生,博覽古今者為通人。」《漢書。卷一○。成帝紀(jì)》:「博覽古今,容受直辭。公卿稱職,奏議可述?!?/div>
分類:
古今
見識
識廣
廣博
學(xué)識
豐富
《國語辭典》:
博物多聞(博物多聞)
拼音:
bó wù duō wén
見識廣博?!逗鬂h書。卷四五。袁張韓周列傳。周榮》:「蘊櫝古今,博物多聞,三墳之篇、五典之策,無所不覽?!埂稌x書。卷五一。列傳。王接》:「接遂詳其得失。摯虞、謝衡皆博物多聞,咸以為允當(dāng)?!?/div>
分類:
見識
識廣
廣博
《國語辭典》:
膽識俱優(yōu)(膽識俱優(yōu))
拼音:
dǎn shì jù yōu
膽量大,而且見識廣。《文明小史》第四五回:「更有些無知無識的人,恭維他是膽識俱優(yōu)之人?!?/div>
分類:
膽量
量大
而且
見識
識廣
《國語辭典》:
格古通今
拼音:
gé gǔ tōng jīn
窮究古代,通曉現(xiàn)今。比喻知識淵博。《孤本元明雜劇。東籬賞菊。第四折》:「賢才抱德隱田園,格古通今眾所傳?!?/div>
分類:
窮究
通曉
當(dāng)代
識廣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