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59
詞典
1
分類詞匯
358
共359,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芹曝
邊見
塵忝
塵濁
某門
菲儀
慚感
獲廁
淺拙
虛忝
違教
孤耿
丹愚
塵冒
錯愛
《漢語大詞典》:
芹曝
謙詞。謂所獻微不足道。 宋
劉克莊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賦》
詩之二:“批涂曾舉詞臣職,芹曝終懷野老心?!?明
張居正
《請敷陳謨烈以裨圣學疏》
:“則圣德愈進于高明,圣治益躋于光大,而臣等區(qū)區(qū)芹曝之忠,亦庶幾少效萬分之一矣?!眳⒁姟?芹獻 ”、“ 獻曝 ”。
分類:
謙詞
微不足道
《漢語大詞典》:
邊見(邊見)
(1).見“ 邊執(zhí) ”。
(2).謙詞。淺見。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聲容·文藝》
:“此予邊見,高明者閲之,勢必啞然一笑。”
分類:
謙詞
淺見
《漢語大詞典》:
邊執(zhí)(邊執(zhí))
佛教語。五見之一。指執(zhí)著片面極端的邪見。分為二種。常見,認為我常住不變;斷見,認為我可以不受果報。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
:“此二種邊執(zhí)之所以起者,何也?由不識依佗起自性而然也?!币嘧鳌?邊見 ”。
《壇經(jīng)·般若品》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絶,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明
袁宏道
《〈八識略說〉敘》
:“謂娑婆非城邑者,邊見之所執(zhí)也。” 黃侃
《漢唐玄學論》
:“佛説所以獨據(jù)玄言上流者,正以離去邊見耳;一墮邊見,雖勝義亦終成土苴而已矣!”
分類:
佛教語
指執(zhí)
執(zhí)著
片面
極端
邪見
《漢語大詞典》:
塵忝(塵忝)
謙詞。猶言忝列。多謂自己的才能有辱于所任的職位。 南朝 梁
任昉
《到大司馬記室箋》
:“顧己循涯,寔知塵忝?!?唐
劉禹錫
《代讓同平章事表》
:“初受恩榮,若登霄漢;退思塵忝,如履春冰?!?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別集·先君出宰》
:“此妓,某未塵忝時,已見其在籍中矣。”
分類:
謙詞
自己
才能
能有
職位
《漢語大詞典》:
塵濁(塵濁)
(1).猶言塵世。
《
漢武帝內傳
》
:“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師……是故我發(fā)閬宮,暫舍塵濁,既欲堅其仙志,又欲令向化不惑也?!?郭沫若
《行路難》
下篇三:“我若有資,買山筑屋,長老此間,不念塵濁?!?br />(2).謙詞。猶言凡俗。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胡氏
》
:“如不以塵濁見棄,在門墻之幼子,年十五矣,愿得坦腹牀下?!?/div>
分類:
謙詞
塵世
凡俗
《漢語大詞典》:
某門(某門)
猶某門下。自稱謙詞。
《
朱子語類
》
卷一三一:“ 魏公 在江中,忽有人登舟,公問為誰,云:‘ 苗太尉 使我來殺相公?!疲骸旰尾粴⑽??’云:‘相公忠義,某門不肯做此事。后面更有人來,相公不可不防備。’”
分類:
某門
門下
自稱
謙詞
《國語辭典》:
菲儀(菲儀)
拼音:
fěi yí
微薄的禮物,送禮時自謙之詞?!队讓W瓊林。卷三。人事類》:「謝人厚禮曰厚貺,自謙禮薄曰菲儀?!挂卜Q為「菲敬」。
分類:
謙詞
菲薄
禮物
《國語辭典》:
慚感(慚感)
拼音:
cán gǎn
感激。晉。干寶《搜神記》卷五:「翁之厚意,出葦相渡,深有慚感,當有以相謝者?!?/div>
分類:
謙詞
羞愧
慚愧
激發(fā)
感激
《漢語大詞典》:
獲廁(獲廁)
謙詞。得以廁身其間。 明 馬啟圖
《〈張文忠公詩〉跋》
:“相國精神,雷行宇宙間,今茲獲廁校讐,得無徼靈之思乎!” 陳春生
《戊申熊成基安慶起義記》
:“以下士而獲廁於將校之列,殆逾格優(yōu)遇之也?!?/div>
分類:
謙詞
得以
廁身其間
《漢語大詞典》:
淺拙(淺拙)
(1).淺薄笨拙。 唐
康駢
《
劇談錄·廣謫仙怨詞
》
:“ 駢 因更廣其詞,蓋欲兩全其事,雖才情淺拙,不逮二公,而理或可觀,貽諸識者?!?宋
蘇轍
《歐陽公所蓄石屏》
詩:“世間淺拙無與敵,比擬賴有公新書?!?br />(2).謙詞。指自己的見識,見解。 宋
陸游
《福建到任謝表》
:“敷陳淺拙,應對參差。”
分類:
謙詞
淺薄
笨拙
自己
見識
見解
《漢語大詞典》:
虛忝
謙詞。謂無其實而空受榮寵。
《晉書·傅咸傳》
:“臣雖不能滅身以全禮教,義無靦然,虛忝隆寵?!?唐
張說
《奉和御制與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應制》
:“猥承三事命,虛忝百僚師?!?宋
洪邁
《
容齋續(xù)筆·唐朝士俸微
》
:“ 楊文公 在 真宗 朝為翰林學士,而云‘虛忝 甘泉 之從臣,終作 若敖 之餒鬼’,蓋是時尚為鮮薄,非后來比也。”
分類:
謙詞
其實
榮寵
《漢語大詞典》:
違教(違教)
(1).違反法典、法令。
《
左傳·文公十八年
》
:“故
《虞書》
數(shù) 舜 之功曰‘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無違教也?!?br />(2).謙詞。謂沒有聽到有教益的話。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第四九回:“當下各人一一相見,通過姓名; 小云 道過違教,方才坐下?!?豐子愷
《緣緣堂隨筆集·悼夏丏尊先生》
:“八年違教,快要再見,而終于不得再見?!?/div>
分類:
謙詞
違反
法典
法令
有聽
教益
《漢語大詞典》:
孤耿
謙詞。猶言敝人的心意。 宋
蘇洵
《與歐陽內翰書三》
:“閤下當時賜音問,以慰孤耿。” 宋
蘇轍
《答王定國問疾》
詩:“故人枉新詩,萬里慰孤耿。” 明
張居正
《答奉常陸五臺論治體用剛》
:“乃讀前后手翰,所以教僕者,則亦未越於眾人之見,而與僕之孤耿大謬矣?!?/div>
分類:
謙詞
心意
《漢語大詞典》:
丹愚
謙詞。赤誠的心。 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錄尚書事到省表》
:“雖守丹愚,競絶蠲恕?!?span id="svipbzw" class="book">《
晉書·庾羲傳
》:“敢緣弘政,獻其丹愚?!?span id="iq5fwog" class="book">《
南齊書·王融傳
》:“敢布丹愚,仰聞宸聽?!?/div>
分類:
謙詞
赤誠
《漢語大詞典》:
塵冒(塵冒)
(1).謙詞。猶言充數(shù)。 五代
李建勛
《離闕下日感恩》
詩:“二年塵冒處中臺,喜得南歸退不才?!?br />(2).謙詞。冒犯。 唐
陳子昂
《上大周受命頌表》
:“塵冒旒冕,伏表慚惶?!?/div>
分類:
謙詞
冒犯
充數(shù)
《國語辭典》:
錯愛(錯愛)
拼音:
cuò ài
對他人愛顧、拔識的謙詞。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量媳婦有何才能,著相公如此般錯愛也?!埂度龂萘x》第八回:「小女貂蟬也,允蒙將軍錯愛,不異至親,故令其與將軍相見?!?/div>
分類:
錯愛
謙詞
身受
憐惜
愛護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