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責承(責承)
責令;要求。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難道你們四個人管的地不是我責承你們公同均勻搭配齊了的嗎?”
分類:責令要求
《漢語大詞典》:詭令(詭令)
責令。漢書·酷吏傳·尹賞:“ 賞 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計隨輕黠愿自改者,財數(shù)十百人,皆貰其罪,詭令立功以自贖。” 顏師古 注:“詭,責也?!?/div>
分類:責令
《漢語大詞典》:責貢(責貢)
責令進貢。 宋 梅堯臣 《宣州雜詩》之六:“包茅曾責貢,香草自持紉?!?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顧夢圭》:“ 武祥 疏言:‘伏望亟賜罷採(蚌珠),以寬民力?!粓螅熦暼绯??!?/div>
分類:責令進貢
《漢語大詞典》:轉(zhuǎn)營(轉(zhuǎn)營)
(1).轉(zhuǎn)移軍營。后漢書·吳漢傳:“若不敢來,公轉(zhuǎn)營迫之,須其力疲,乃可擊也?!?br />(2). 明 代責令罪人的妻女挨次到各個兵營去受凌辱,稱“轉(zhuǎn)營”。 魯迅 《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四》:“罪人的妻女在那里是并非靜候嫖客的,據(jù) 永樂 定法,還要她們‘轉(zhuǎn)營’,這就是每座兵營里都去幾天,目的是在使她們?yōu)槎鄶?shù)男性所凌辱?!?/div>
《漢語大詞典》:辜限
古刑律規(guī)定,凡毆人致傷,官府立限,責令被告為傷者治療,其限期稱“辜限”。 宋 司馬光 《乞不貸故斗殺札子》:“凡人因忿相爭,迭相毆擊,其意豈皆在于殺,但一人于辜限內(nèi)死,則彼一人須當償命。” 宋 樓鑰 《繳泉州吳凈黨罪案》:“以枕背打 許應遂 額中心一下……傷重,于辜限內(nèi)身死?!?span id="zcunu57" class="book">《元典章·刑部四·斗殺》:“ 平陽路 娼女 白要奴 ,因與 小鄭 相爭,捽扯官宿,於本人右手中指上咬傷,辜限外身死?!眳⒁姟?保辜 ”。
《漢語大詞典》:保辜
古代刑律規(guī)定,凡打人致傷,官府視情節(jié)立下期限,責令被告為傷者治療。如傷者在期限內(nèi)因傷致死,以死罪論;不死,以傷人論。叫做保辜。急就篇卷四:“疻痏保辜謕呼號?!?顏師古 注:“保辜者,各隨其狀輕重,令毆者以日數(shù)保之,限內(nèi)致死,則坐重辜也。”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你道我家狗咬著你,眾街坊試看咱。若是我家狗咬他,我便寫與你保辜文書;若不曾咬著,你便陪我缸來。”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被毆傷風方:“ 紀文達 師又曰:‘凡被毆后以傷風致死者,在保辜限內(nèi),於律不能不擬抵。’”參閱唐律疏義·斗訟·保辜。
《漢語大詞典》:課捕(課捕)
責令捕捉。 晉 王羲之 《與尚書仆射謝安書》:“上命所差,上道多叛,則吏及叛者席卷同去。又有常制,輒令其家及同伍課捕。課捕不擒,家及同伍尋復亡叛?!?/div>
分類:責令捕捉
《漢語大詞典》:責比(責比)
謂立期限責令辦好某事或追查某案,若到期不完成則加重責。《石點頭·王本立天涯求父》:“這經(jīng)催乃是催辦十甲錢糧,若十甲拖欠不完,責比經(jīng)催,或存一甲未完,也還責比經(jīng)催。” 樊增祥 《批徐光福呈詞》:“嗣經(jīng) 皋蘭縣 於 光緒 十年移解到 咸 ,斷令變產(chǎn)還銀一千四百兩,官經(jīng)七任,責比累年,刁抗冥頑,分釐未結。” 王古魯 《〈二刻拍案驚奇〉的介紹》:“至于其他的無能官吏,只能責比犯人而不能自動地來分析案情解決問題的?!?/div>
《漢語大詞典》:催比
舊時州縣長官責令吏役限期完成緊要公務,逾限不能完成,則予處罰。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馭衙役》:“正賦節(jié)年拖欠,催比無人?!?/div>
《漢語大詞典》:譙止(譙止)
責令停止。 清 戴名世 《程孝子傳》:“父見其僵臥苫次,日夜泣不休,屢欲譙止;念其新失母良苦,聽其悲哀,不忍止也?!?/div>
分類:責令停止
《漢語大詞典》:賠樁(賠樁)
謂營馬倒斃、走脫或失竊,責令主管者賠補。《清文獻通考·兵十五》:“七年,定營馬係對敵及追盜賊損失者免其賠補;走脫被竊失者,著落本人賠補;若倒斃者,每馬以十兩為額,令其賠補,名曰賠樁。每年遞減一兩,至十年者免賠?!?span id="6dqip6w" class="book">《清史稿·兵志十二》:“凡營馬或走脫竊失,責令賠補,謂之賠樁?!?/div>
《國語辭典》:綠頭巾(綠頭巾)  拼音:lǜ tóu jīn
相傳唐朝李封為延陵令時,若官吏有罪,不加杖罰,但令頭裹綠頭巾以辱之,隨所犯輕重以日數(shù)為等級,期滿后才能解下。見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九。奇政》。至元、明時,規(guī)定娼妓家中男人都戴綠頭巾。后用「戴綠頭巾」、「戴綠帽子」等來譏刺妻子有外遇者?!缎咽酪鼍墏鳌返诙兀骸赋宋也火B(yǎng)漢罷了,那怕那忘八戴銷金帽,綠頭巾不成。」也稱為「綠帽子」、「屎盆子」、「屎頭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