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貫穿(貫穿)  拼音:guàn chuān
1.穿透。如:「這條公路貫穿了整個城鎮(zhèn)?!埂睹魇?。卷八八。河渠志六》:「石塘小則有竇,大則有橋,內外浦涇縱橫貫穿,皆為泄水計也。」
2.學問融會貫通。《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亦其涉獵者廣博,貫穿經(jīng)傳,馳騁古今,上下數(shù)千載間,斯以勤矣?!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德威堂銘。敘:「貫穿古今,洽聞強記,雖專門名家有不逮?!?/div>
《漢語大詞典》:相輪(相輪)
佛教語。塔剎的主要部分。貫串在剎桿上的圓環(huán)。多與塔的層數(shù)相應,為塔的表相,故稱。 唐 許嵩 建康實錄卷八:“乃於 崇化寺 造四層塔,物產(chǎn)既罄,猶欠露盤相輪。”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佛造 迦葉佛 塔,上施槃蓋,長表輪相,經(jīng)中多云相輪,以人仰望而瞻相也?!?清 曹寅 《入靈谷寺》詩:“馬塍酹客穿林隧,鴨腳干霄逼相輪?!焙笠嘤髦钙は鄿\薄之論。 清 方東樹 《答葉溥求論古文書》:“昔 程子 以説相輪之喻斥 介甫 ,吾謂今之談學問者,皆 介甫 之説相輪也?!?/div>
《國語辭典》:橫貫(橫貫)  拼音:héng guàn
橫著貫穿兩邊。如:「東西橫貫公路」。
《漢語大詞典》:香珠
(1).以香泥或香木制成的珠子。彩絲貫串,有夏日佩帶可避暑穢之說。通常每串十八枚,故又稱十八子。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香:“香珠出 交趾 ,以泥香捏成小巴豆狀,琉璃珠間之,綵絲貫之,作道人數(shù)珠,入省地賣,南中婦人好帶之?!?span id="ksu6wjb" class="book">《紅樓夢》第七八回:“ 王夫人 一看時,只見扇子三把,扇墜三個,筆墨共六匣,香珠三串,玉絳環(huán)三個?!?br />(2).精美的珍珠。 唐 溫庭筠 《夜宴謠》:“亭亭蠟淚香珠殘,暗露曉風羅幕寒?!?/div>
《漢語大詞典》:鉤貫(鉤貫)
(1).勾連貫串。 唐 柳宗元 《覃季子墓志》:“讀經(jīng)傳言其説數(shù)家,推 太史公 、 班固 書下到今,橫豎鉤貫?!?宋 陳善 捫虱新話·孟子文字最為巧妙:“文章鋪敍事理,要須往復上下,宛轉鉤貫?!?清 毛岳 《練伯穎〈后漢書公卿表〉序》:“雖頗譌脫,而鉤貫羅絡,亦率有條理?!?br />(2).勾結串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 崔總憲 應階 娶孫婦,賃彩轎親迎,其家奴鉤貫,非三百金不能得,眾喙一音。”
《漢語大詞典》:參貫(參貫)
間雜,貫串。
分類:間雜貫串
《漢語大詞典》:香瓔(香瓔)
即瓔珞。貫串珠玉而成的裝飾品。俗稱佛珠或念珠。法苑珠林卷一○九:“ 波斯匿王 欲賞 末利夫人 香瓔?!?/div>
《國語辭典》:流水對(流水對)  拼音:liú shuǐ duì
一種對偶。詩文中上下二句對仗,且意思相連貫。如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詩「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及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皆屬流水對。
《漢語大詞典》:宗貫(宗貫)
貫串其間的主旨。 明 李贄 《圣教小引》:“五十以后,大衰欲死,因得友朋勸誨,翻閲貝經(jīng),幸於生死之原窺見斑點,乃復研窮《學》《庸》要旨,知其宗貫,集為《道古》一録?!?/div>
《國語辭典》:葫蘆兒(葫蘆兒)  拼音:hú lu ér
1.端午時用線縷纏成櫻桃、桑葚、木梳、老虎、葫蘆等形狀,貫穿于線上的物品。兒童佩于襟上,過午棄之,據(jù)說可去邪避災。
2.一種用竹簽貫串山楂、海棠等果實而外蘸冰糖的食品。也稱為「冰糖葫蘆」。
3.壺蘆的別名。參見「壺蘆」條。
《國語辭典》:橋?。騽。 ?span id="1ildume" class='label'>拼音:qiáo jù
電視綜藝節(jié)目中,在兩個段落之間,往往用一分鐘左右的短劇加以貫串,這種短劇稱為「橋劇」。
《國語辭典》:亙古亙今(亙古亙今)  拼音:gèn gǔ gèn jīn
從古到今。宋。朱熹 答陸子美書:「而向下所說許多道理,條貫脈絡,井井不亂,只今便在目前,而亙古亙今,攧?chuàng)洳黄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