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君主立憲(君主立憲)  拼音:jūn zhǔ lì xiàn
以君主為國家元首,而實際政治由首相所領導的內閣主持的政治制度。如英國、日本等。
《漢語大詞典》:講壇社會主義
以“社會主義”作為幌子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19世紀60-70年代起開始在德國流行。因其代表人物瓦格納、施穆勒等多為大學教授,他們在大學講壇上宣揚這一思想,故名。他們主張在不觸動資本家利益的條件下,逐步實現(xiàn)“社會主義”。
《漢語大詞典》:買辦資產(chǎn)階級(買辦資産階級)
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里,勾結帝國主義并為帝國主義侵略政策服務的大資產(chǎn)階級。買辦資產(chǎn)階級依靠帝國主義,跟本國的封建統(tǒng)治勢力也有極密切的聯(lián)系。在舊 中國 ,買辦資產(chǎn)階級掌握政權,發(fā)展成為官僚資產(chǎn)階級。 毛澤東 《我們黨的一些歷史經(jīng)驗》:“買辦資產(chǎn)階級始終是帝國主義的走狗,革命的對象。買辦資產(chǎn)階級又分屬于 美國 、 英國 、 法國 以及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壟斷資本集團?!?毛澤東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在經(jīng)濟落后的半殖民地的 中國 ,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完全是國際資產(chǎn)階級的附庸。” 阿英 《略談晚清小說》:“當時人民思想上,有兩個重要的東西。一是對已經(jīng)腐朽的統(tǒng)治階級普遍的不滿與對帝國主義、買辦階級的憎恨?!?/div>
《國語辭典》:民族主義(民族主義)  拼音:mín zú zhǔ yì
一種政治思維與主張,認為特定群體在民族文化認同的前提之下,應建立一個政治實體,通常以國家為基本單位。也稱為「國族主義」。參見「民族」條。
《國語辭典》:三民主義(三民主義)  拼音:sān mín zhǔ yì
1.國父孫中山先生建國的政治主張,包括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總稱為「三民主義」。
2.書名。國父最重要的一部遺教,為中華民國建國的寶典。全書為國父于民國十三年在廣州的講演詞,分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各六講,民生主義四講。
《漢語大詞典》:民族資產(chǎn)階級(民族資産階級)
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某些民族獨立國家里同帝國主義聯(lián)系較少的中等資產(chǎn)階級。民族資產(chǎn)階級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有參加革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對革命的敵人的妥協(xi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