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2詞典 1分類詞匯 41
《漢語大詞典》:登用
進(jìn)用。史記·夏本紀(jì):“ 舜 登用,攝行天子之政?!?唐 杜甫 《上韋左相二十韻》:“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隱淪。” 元 關(guān)漢卿 《玉鏡臺》第一折:“我想方今賢臣登用,際遇圣主?!?span id="ozagpxf" class="book">《明史·儒林傳序》:“嗣世承平,文教特盛,大臣以文學(xué)登用者,林立朝右?!?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今夫建立一政,登用一人,而肺腑昵近之地,羣相讙譊,朋疑眾難,雜沓而至?!?/div>
分類:進(jìn)用
《漢語大詞典》:遂進(jìn)(遂進(jìn))
進(jìn)舉;進(jìn)用。韓非子·說疑:“是以賢良遂進(jìn)而姦邪并退,故一舉而能服諸侯?!?/div>
分類:進(jìn)用
《漢語大詞典》:登造
進(jìn)用。宋書·謝莊傳:“故 楚 書以善人為寳,《虞典》以則哲為難。進(jìn)選之軌,既弛中代,登造之律,未闡當(dāng)今。” 唐 韓愈 《薦士》詩:“圣皇索遺逸,髦士日登造。”
分類:進(jìn)用
《漢語大詞典》:推用
進(jìn)用。東觀漢記·歐陽歙傳:“ 歙 遷太守,推用賢俊,吏民從化?!?明 焦竑 玉堂叢語·銓選:“各令舉所知,其薦同者注録,不拘疏逖推用之?!?span id="hig8a7e" class="book">《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路楷 紀(jì)功,陞遷三級,俟京堂缺推用。”
分類:進(jìn)用
《國語辭典》:登朝  拼音:dēng cháo
出仕、做官?!稘h書。卷一○○。敘傳下》:「賈生矯矯,弱冠登朝?!埂侗笔贰>砹?。列傳。柳虬》:「機(jī)立身行己,本以寬雅流譽(yù),至于登朝正色,可謂不違直道。」
《國語辭典》:并進(jìn)(並進(jìn))  拼音:bìng jìn
1.一起前進(jìn),不分先后。漢。東方朔答客難〉:「并進(jìn)輻湊者,不可勝數(shù)?!谷龂?。鐘會〈檄蜀文〉:「鎮(zhèn)西諸軍,五軍并進(jìn)。」
2.同時存在,勢力或地位不相上下。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輔弼之臣瓦解,而邪諂之人并進(jìn)?!谷龂骸?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4006' target='_blank'>曹囧 〈六代論〉:「兼親疏而兩用,參同異而并進(jìn)?!?/div>
《國語辭典》:登進(jìn)(登進(jìn))  拼音:dēng jìn
升用?!稘h書。卷三六。楚元王傳。劉向》:「稱譽(yù)者登進(jìn),忤恨者誅傷。」
《漢語大詞典》:匯征(彙征)
(1).易·泰:“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孔穎達(dá) 疏:“匯,類也,以類相從……征,行也?!焙笠蛞浴皡R征”謂連類而進(jìn)。 唐 陸贄 《請?jiān)S臺省長官舉薦屬吏狀》:“惟廣求才之路,使賢者各以匯征;啟至公之門,令職司皆得自達(dá)?!?br />(2).引申指進(jìn)用賢者。周書·文帝紀(jì)上:“故將軍降遷高之志,篤匯征之理,乃申啟朝廷,薦君為 隴 右行臺?!?宋 王禹偁 《送戚維戚綸之閬州亳州》詩:“匯征補(bǔ)皇極,戮力張道樞。”
《漢語大詞典》:陟明
謂進(jìn)用賢能。語本《書·舜典》:“黜陟幽明?!?唐 白居易 《王眾仲可衡州刺史制》:“ 衡 湘 之間,蠻 越 雜處,無以俗陋,不慎乃事;無以地遠(yuǎn),而怠厥心!副吾陟明,俟汝奏課?!?宋 曾鞏 《晁端彥金部員外郎制》:“僉曰爾材宜在茲位,國有陟明之典,待爾善於其官?!?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三》:“陟明之典,勸民庸也。則一歲而三遷,未為過也?!?/div>
《國語辭典》:藎臣(藎臣)  拼音:jìn chén
忠誠的臣子?!对娊?jīng)。大雅。文王》:「王之藎臣,無念爾祖?!?/div>
《漢語大詞典》:擢進(jìn)(擢進(jìn))
提拔進(jìn)用。后漢書·文苑傳下·邊讓:“ 讓 后以高才擢進(jìn),屢遷,出為 九江 太守。”北齊書·武成帝紀(jì):“庚申,詔大使巡行天下,求政善惡,問人疾苦,擢進(jìn)賢良?!?/div>
《國語辭典》:敘用(敘用)  拼音:xù yòng
進(jìn)用?!度龂?。卷五。魏書。后妃傳。文昭甄皇后傳》:「又嘗夢見后,于是差次舅氏親疏高下,敘用各有差,賞賜累鉅萬?!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4615' target='_blank'>元稹 〈對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若此,則敘用之典恒,而尺寸之才無所棄矣。」
《漢語大詞典》:褒進(jìn)(襃進(jìn))
褒獎進(jìn)用。宋書·孝武帝紀(jì):“吏宣勸有章者,詳加襃進(jìn)?!?明 沈德符 野獲編·言事·郭希顏論廟制:“以 希顏 同 楊繼盛 等僅四人置第一等,贈翰林學(xué)士,賜祭葬及廕甚備。其他忠臣著聞如太僕卿 楊最 ……等,襃進(jìn)反出其下?!?/div>
《漢語大詞典》:登明
(1).叢辰名。舊時星命家六壬術(shù),有十二月將神名,正月日月會于亥,神名 登明 。 漢 王充 論衡·難歲:“式上十二神 登明 、 從魁 之輩,工伎家謂之皆天神也?!?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六壬天十二辰之名,古人釋其義曰:正月陽氣始建,呼召萬物,故曰登明……余按‘登明’者,正月三陽始兆於地上,見龍?jiān)谔铮煜挛拿?,故曰登明?!?br />(2).進(jìn)用賢明的人。 唐 韓愈 《進(jìn)學(xué)解》:“登明選公,雜進(jìn)巧拙,紆餘為妍,卓犖為杰,較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欽定士階條例》:“是故取士之法不一,而登明選公之意則同?!?/div>
《漢語大詞典》:誘進(jìn)(誘進(jìn))
誘導(dǎo)進(jìn)?。徽T導(dǎo)進(jìn)用。史記·禮書:“誘進(jìn)以仁義,束縛以刑罰?!?唐 李貽孫 《〈歐陽行周文集〉序》:“﹝ 常袞 ﹞又性頗嗜誘進(jìn)后生,推拔於寒素中,唯恐不及?!?span id="sqwpf3u"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二》:“遂命州郡招延明於《二禮》者,俾立講説以表學(xué)校,及令考官優(yōu)加誘進(j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