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邱 → 邱丘”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4461,分298頁顯示  上一頁  184  185  186  187  188  190  191  192  193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釋紹濤(梅溪 )
釋天錫(樗拙 尤 )
丘崇
釋文珦(叔向 潛山老叟 )
邱迪哲
金丘(止浦 )
邱岳
邱璋
釋正因( 霹靂 )
釋道璨( 無文 )
釋云林( 嶺 )
釋心月(石溪 佛海 王 )
釋祖泉(高原 )
高仁邱
丘岳(山甫 煦山 東海侯 )
釋紹濤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九三七
紹濤,號梅溪,嘉熙中為天臺國清寺住持。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一
釋天錫,字樗拙。姓尤氏,晉江人。幼而失怙,羈孤坎凜,有愿空門。年十五,始裂縫掖,從僧道本雉發(fā),紹定己丑登具戒。后忘寢廢食,研窮經(jīng)傳,質(zhì)難??庵之門,辨惑善堂之室,盡獲圓頓秘奧。梵音風發(fā),凈侶霧溺,從聽無地,多席門外,布毳珠珍,波流云委。嘗造鎮(zhèn)國塔,頂極其精麗,戒壇蠹朽更易一新,開山真覺禪師有先塋一區(qū),于蘭若西遍地,號“柘林”,久委榛荊,乃夷地創(chuàng)廬構(gòu)崇閣五楹,上崇佛像,下列法祖。每歲香會,期以五月,至者如市。又辟硌確為田,以贍庵眾顏盤居,為題句曰:“云根琢盡構(gòu)禪室,石髓流來溉旱田?!鄙w紀實也。會白松虛席,眾迎主之,坐未溫席,在位移文,括沒緇徒,即拂衣而去,從俗自戢。柳楊橋毀,顏公馳書勉完之,迨尹京回馭靈隱,以殿緣祈公,公抵泉屈。天錫一臨講席,距千萬指,殿既就事,上國傳耀,由是聲譽日新,戶屨常滿,結(jié)系要迎無虛日,得親炙者幸甚焉。性介而敏,貌溫而厲,機鋒踸踔,其徒率多依之。庵東皋千柏,而下別無寺,儲而香廚,飽祆不告乏絕,道范既隆,信施自至也。以景定癸亥十月九日示寂,壽五十五,臘三十。五七日荼毗,其徒維方拾舍利于煙燼,殖歸承天永通塔。咸淳二年丙寅,維方更摭馀聞,次為行傳。比丘大全,為立石以垂久遠,文具《寺志》。

人物簡介

簡介
嘉熙四年(1240)任司農(nóng)少卿。淳祐元年(1241)任鎮(zhèn)江府知府。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文珦(一二一○~?)(生年據(jù)本集卷一○《看新歷》“又看景定新頒歷,百歲還驚五十過”推定),字叔向(影印《詩淵》冊五頁三七九八《宿山庵》署),于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自號潛山老叟。早歲出家,遍游東南各地,游蹤略見集中《閒中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詩,有“題詠詩三百,經(jīng)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獄,久之得免,遂遁跡不出。終年八十馀。詩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潛山集》十二卷。事見集中有關(guān)詩篇。 文珦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a target='_blank'>永樂大典》及《詩淵》中所引錄。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十三卷。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0—? 【介紹】: 宋僧。臨安于潛人。出家于杭州。生平游歷,自湖州、浙東至閩,由金華嚴陵返越。又至昆陵、陽羨、金陵、淮甸而止,后仍歸杭州。遘讒下獄,后得釋,遂遁跡以終。工詩,與褚?guī)熜?、周密、周璞、仇遠等倡和,多山林閑適之作。有《潛山集》。

人物簡介

簡介
紹定四年(1231)任惠州知州。端平三年(1236)任廣南東路提舉市舶。嘉熙元年(1237)任大理寺丞。嘉熙四年(1240)任判軍器監(jiān)。淳祐四年(1244)任大理少卿。淳祐七年(1247)任廣南東路轉(zhuǎn)運判官。淳祐八年(1248)任廣州知州兼安撫使。淳祐八年(1248)任連州知州。淳祐十年(1250)任大理卿。

人物簡介

簡介
高麗人,號止浦。
邱岳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祐元年(1241)任淮東總領(lǐng)軍馬錢糧。
邱璋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祐三年(1243)任福建路提舉市舶。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正因。杭仁和金浦人。姓俞氏。宋嘉定六年生。出胎紫胞瓊質(zhì)。如蓮華捧足狀。頷下黑子。出數(shù)毫盈寸。童年。能先事而知。凡事不學自解。年十五為人已疾。御菑輒驗。從季父守常。出家于殊勝寺。精修苦學。脅不至席者三年。每歡局于聞見。儗出游參請。時笑翁堪禪師。道價傾動叢林。師往育王禮焉。翁始陽拒之。命坐下板閱月。一夕聞霹靂聲。忽通身汗流??焖缑摎ぁ^哉拼笮υ?。如是如是。亟入見翁。翁肯之。俾侍左右。因自號曰霹靂。初主徽州黃山之祥符。宋秀王諸孫。蚤所賞識。治精藍霅水上延之。或又以建康之保寧請。皆不就。尋以父喪。歸金浦。迎母入寺中。以孝養(yǎng)終其天年。師受知穆陵最深。賜師號紫衣。宗藩戚畹。下逮閭巷信善。靡不皈依。以為真佛子也。杭既歸元。民生理未定。師為粥食餓者。日以千計。每歲佛歡喜日。設(shè)無遮會。普資冥福。世祖尋訪江南人物。御史中丞崔某言。杭州殊勝寺因長老。有異德。聘不能致。詔侍臣。強起至京。引見說法。稱旨。退就集賢院。錫賚優(yōu)厚。越五年。告老還山。宣授圓明通應(yīng)禪師。詔公卿大夫名師宿德。設(shè)祖道都門外送之。以榮其歸。師在京時。當丁亥秋潦。饑民視昨逾甚。杭父老。盻盻然覬師言還。而未得請。飛書勉其徒。悉出衣缽之資。為續(xù)艱食。賴全活者甚眾。既還山。進諸弟子語之曰。吾老矣。山門營葺缺如。傾囊側(cè)囷。非所靳。將鳩工度料。其相與亟圖之。眾翕樂以聽。各盡其力。不數(shù)年。殊勝為之煥然。未幾示疾。勉弟子以道曰。吾二十七日去矣。至期端坐而寂。塔全身于后圃。世壽八十五。僧臘六十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隆興南昌人,俗姓陶,字無文。度宗咸淳間嘗主饒州薦福寺。精于禪,亦工詩。有《語錄》、《柳塘外集》。
全宋詩
釋道璨,字無文,俗姓陶,南昌(今屬江西)人。游方十七年,涉足閩浙(《柳塘外集》卷三《送清奚翁序》)。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游東山(同上書卷二《見山樓銘序》)。淳祐八年(一二四八),自西湖至四明,復(fù)歸徑山(同上書卷三《送一侍者歸日本序》)。寶祐二年(一二五四),住饒州薦福寺,后移住廬山開先華嚴寺,再住薦福。為退庵空禪師法嗣。有《柳塘外集》四卷,其中詩一卷(此集宋以來未見著錄,清釋大雷慶槃訪得原本校正,釋元宏燈岱因為鋟版);又有文集《無文印》二十卷,末附宋維康編《語錄》一卷,事見《語錄》及妙葉堂刊本《柳堂外集》大雷慶槃序、元宏燈岱跋?!〉黎苍?,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柳塘外集》為底本,校以清雍正妙葉堂刻本(簡稱雍正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編為第一卷,輯自《語錄》及他書者編為第二卷。
全宋文·卷八○七三
道璨(一二一三——一二七一),字無文,俗姓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早游白鹿書院,從晦靜先生湯巾學,甚見稱賞。累舉進士不第,遂棄而為僧。游歷海內(nèi)外,嘗主開先、薦福諸禪剎。多與士大夫交往,張即之、方逢辰諸人甚重之。咸淳七年卒,年五十九。所著有《無文印》二十卷(存)、《柳塘外集》四卷(存)、《無文和尚語錄》(存)。見李之極《無文印序》(本集卷首),及自撰《先妣贈孺人吳氏壙志》、《慈觀寺記》諸文。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云林,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結(jié)茅黃山,后修復(fù)佛嶺禪院,造華嚴樓以居,為開山祖,佛嶺遂改曰云嶺。與方鳳、謝翱有交?!缎吕m(xù)高僧傳四集》卷四九有傳。今錄詩二首。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一
釋云林者,不詳其里姓。宋淳祐甲辰,來游黃山,結(jié)茅其間,此地初名“佛嶺”。唐大歷中,志滿禪師露宿嶺上,山蟲衛(wèi)繞,數(shù)日不知饑渴,人以為佛也,故名嶺。為游山者發(fā)足初地,在郡城西北三十里,自歙至太平亦多取道焉,但經(jīng)行十馀里無居人,行者苦之,及建禪院,巋然林表,四時姜茗,取擋甚便,游侶德之。時事變遷,故院湮廢,及云林戾止,知為龍象,修真舊地,乃造華嚴樓,以居為開山始祖。因以云名其嶺,林有《歸山詩》云:“滄海麈生望不還,虛空粉碎步方艱。時人欲識今行履,一衲蕭然云嶺間?!庇帧洞鹩选吩疲骸吧κ缀雾毟鼏柼?,此心灰盡不重然。休將瑣瑣塵寰事,換我山中枕石眠?!泵疗渲既?,品蹈遠引,無慚禪德。方遺民鳳寄林詩云:“竹杖芒鞋去未能,鞅塵十丈苦相仍。去來今了三生事,輸爾寒巖晏坐僧?!兵P為文信國客,與謝皋羽結(jié)汐社,林蓋方謝舊友云。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號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屬四川)人。歷住建康府報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蔣山太平興國寺。遷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臨安府靈隱景德寺。十年,遷徑山興圣萬壽寺。寶祐二年卒。為掩室禪師法嗣。有《石溪心月禪師語錄》三卷、《傳衣石溪佛海禪師雜錄》一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孫震《石溪心月禪師語錄序》、楊棟《御書傳衣庵記》。 釋心月詩,以輯自《語錄》的詩及《語錄》、《雜錄》中單編的詩合編為四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六六六
祖泉,號高原,理宗時靈隱寺僧。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高仁邱,安福(今屬江西)人。理宗時以能詩稱,嘗采《康衢謠》以下至唐末詩七十卷,名《吹萬集》(《江西詩徵》卷二○),已佚。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鎮(zhèn)江丹徒人,字山甫,號煦山。寧宗嘉定十年進士。理宗淳祐五年,自江東轉(zhuǎn)運判官知江州。六年,兼兩淮屯田副使。八年,除兵部侍郎,依舊淮東撫制兼知揚州。九年,兼淮西制置使。以職事修舉,詔除寶章閣直學士。寶祐二年,以寶文閣學士知建康。兼具文武之才,誓死報國,理宗御書“忠實”二大字以賜,封東海侯。
全宋詩
丘岳,字山甫,號煦山,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士(《至順鎮(zhèn)江志》卷一九)。理宗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知太平州兼江東運判。八月,改知江州兼沿江制置副使、江西安撫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