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邱 → 邱丘”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4461,分298頁顯示  上一頁  278  279  280  281  282  284  285  286  287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釋顯珠(慶然 號(hào) 竹心 朱 )
釋顯謨(言成 )
釋曉青(確庵 )
釋曉青(碓庵 )
釋普信(師古 號(hào) 梅嶼 鄭 )
釋普灼(中也 )
釋普聯(lián)(斷若 )
釋普見(一微 李 )
釋普震(智周 號(hào) 南耕 趙 )
釋智先(古樵 興上 張 )
釋智圓(湛然 )
釋智廣(敏巖 )
釋智生( 埈 )
釋智豁(宏鑒 )
釋本奫(大淵 號(hào) 釣雪翁 陳 )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十一
釋顯珠,字慶然,別號(hào)竹心。姓朱氏,昌平人。父德庫,母牛氏。家本寒素,幼依州城東岳廟永亮薙發(fā),受具于潭柘岫云棟昌。既精律儀,泛及經(jīng)論,止持兼至,性相雙融。嘗言“一夕入定,心契法微,髣髴有象,若黃衲瞿曇趺坐,相對演述上乘,由是諸妄祛釋,五蘊(yùn)俱空。”又嘗還顧本形,蛻化枯骨,因念眾生種種苦厄,作如是觀。偶往菜畦,詢于老圃菜有心否,答以菜本無心。言下有悟,得大解脫。燕都阜成闉外有圓廣寺,明隆慶萬歷間,曾事修葺,閱歲三百,棟宇傾廢。珠來其會(huì),慨然有志,誓復(fù)招提,廣祈法喜,得粟萬斛、金銀五百,凡諸布施,靡不具足,已涉愿海,終見伽藍(lán)。僧夏方盛,遽爾就寂,光緒三十四年八月六日也。戶部侍郎鐵嶺楊儒為撰碑銘,刻之石以貽來者。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六
顯謨,字言成,吳縣人。
清詩別裁集
字言成,江南吳縣人。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六
曉青,字確庵。主蘇州華山方丈。有《高云堂集》。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四十一
字碓庵,吳江人。
釋普信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shí)篇第十之四
釋普信,字師古,號(hào)梅嶼。姓鄭氏,歙人也。母夢道人,手《法華經(jīng)》一卷來,遂誕信。幼而善病,禮云嶺參照哲御為師。年才十齡,受以經(jīng)論,俱能了解,哲喜其靈慧。未幾,進(jìn)具于華山見月。既研律議,更究文藝,好學(xué)深思。每見騷客詞人,虛懷請益,人以是稱之。著有《聽松閣詩》四卷,郡司馬安丘曹貞吉為之序,稱為“草際幽蘭,雞群野鶴”。今觀其《除夜詩》云:“寂寞山居歲月遷,閑敲清磬出孤煙。懶傾竹葉歌除夜,喜見梅花放隔年?!庇帧恫萏靡鳌罚骸安萏迷谏罟龋门c人世疏。好鳥松間鳴,間云與之俱。心安無所營,庋閣留踐書。蓽門有時(shí)啟,以待故人車?!眹L植山花數(shù)百株,每當(dāng)春晚如丹霞。赤城庵前,木蓮一株,花時(shí)香聞數(shù)里,欲從山徑遍種梅花,坐臥寒香以娛。晚歲胸懷灑落,詩思高超,殆罕其儔。
釋普灼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九
普灼,字中也,太和人。祝發(fā)于雞足傳依,悟性敏達(dá),繼謁無住,受具于大理崇圣寺,掩關(guān)十年,德感郡人。重興其寺,一覽煥然,歸者日眾,不可勝計(jì)。寂年六十六,僧行四十。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八
普聯(lián),字?jǐn)嗳?,劍川向湖村趙氏子。幼從楚石披剃,嘗稱其慧心苦行,必光佛土,使至雞山受戒于非相。寂定之主寶巖,亦深器之。寂定沒,其徒頗惎之,普聯(lián)不與校,從楚石講授如故。楚石創(chuàng)海云居,躬庀材木,普聯(lián)芒屨草笠,朝出暮入。檀施麇至,相與有成。寂定寂后,函骨二十馀年未葬,普聯(lián)于海云居左卜地,立普同塔院,始瘞焉,并以寶巖同學(xué)諸釋子骨祔之。晚歲退院,別于庵后構(gòu)精舍曰“梅溪室”。每于春秋佳日,與文土勝流,揮麈譚道,以終其身。生平勤于學(xué),嚴(yán)于戒,果于任事,而存心至厚,人以為有古德遺風(fēng)。寂后,其弟子歸骨普同,更立浮圖于上,以表異焉。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五
釋普見,字一微。姓李氏,黑井人也。年十四,依徹庸祝發(fā),習(xí)誦毗尼,殷勤十載。會(huì)師請藏江南,隨侍金陵。時(shí)大報(bào)恩寺方丈缺席,法徒頗眾,殊難其繼,僉謂:“枚卜之法,始于虞廷,詢?yōu)橹凉!标聲P行之,唯普見三拈三得,眾皆嘆異,遂繼厥席。時(shí)年二十四,居院三歲,歸妙峰山。篤志精修,及開別峰庵,日誦《金剛經(jīng)》一十五卷,如是者五十馀年。一日微疾,謂侍僧曰:“可傳知內(nèi)外執(zhí)事,三日后吾將逝矣。”至期嗚鼓集聚,禮佛踞座云:“當(dāng)日馬祖道離四句絕百非,是有是無?諸人速道一語。”眾無對。普曰:“老僧自道去也。昔趙州左跏趺而逝,今老右跏趺而逝。”乃左足垂下寂然而終。壽八十一,臘五十八。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七
普震,字智周,別號(hào)南耕,江寧人,本姓趙。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shí)篇第十之五
釋智先,字古樵,原名興上。姓張氏,儀徵人。年十一,投焦山元孚出家,參問石乘無得。一日登山失足傾仆,遂翻然有省。博綜內(nèi)典,兼善文翰。住焦巖四十年,從事興復(fù),始終不倦,鳩工庀材,百廢具舉;四方之眾,至者如歸。嘗寫大士像,刻石自為之贊,纂《山志》未削槁而卒。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九
智圓,字湛然,常熟人,殷氏女。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十四
廣,字敏巖,秀水馬氏子,主云林六載,修葺頹壞,奏免山稅,為叢林倚重,有《訥庵語錄》。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九
智生,仁和人,黃氏女,原名埈,同縣陸鈁聘室。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七
智豁,字宏鑒,句容人。有《旅山集》。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七
本奫,字大淵,晚號(hào)釣雪翁,茶陵人,本姓陳。主松江普照塔院。有《鄰虛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