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461
典故
56
詞典
494
分類詞匯
37
佛典
111
其它
3763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邱 → 邱丘”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4461,分298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8
9
10
11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宛丘
虎邱
山邱
蓬丘
丘墳
邱墟
孔丘
林邱
沙丘
九丘
比邱
薊丘
巴丘
葵丘
邱陵
《國語辭典》:
宛丘
拼音:
wǎn qiū
《詩經(jīng)。陳風(fēng)》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宛丘,刺幽公淫荒昏亂、游蕩無度焉?!故渍露錇椤缸又疁?,宛丘之上兮?!?/div>
分類:
地名
《駢字類編》:
虎邱
唐書田游巖傳:時(shí)有史德義者,昆山人,居虎邱山,騎牛帶瓢,出入廛野。高宗聞其名,召至洛陽,俄稱疾歸。上越絕書。闔閭冢在閶門外,名虎邱,筑三日而白虎居,故號(hào)虎邱。 明一統(tǒng)志:虎邱山在蘇州府城西北九里,一名海涌山,中有劍池,千人坐石。越絕書:吳王闔閭葬山下,葬三日,白虎蹲踞其上,因名?;蛟魄厥蓟蕠L登此,將發(fā)吳冢,有白虎出焉。陳顧野:王序有云:高不抗云,深無藏景,卑非培塿,淺異疏林。路若絕而復(fù)通,石將斷而更綴。巨麗。之名山,大吳之勝壤也。寺又虎邱寺,在虎邱山。晉司徒王珣與弟珉舍宅為之。 有生公講堂。昔生公講經(jīng)于此,無人信者,乃聚石為徒,與講至理,石皆點(diǎn)頭。
韓翃贈(zèng)長洲何主簿詩:掛席逐歸流,依依望虎邱。
劉長卿
題武邱寺詩
青林虎邱寺,林際翠微路。
白居易想東游五十韻詩:泉石諧天竺,煙霞識(shí)虎邱。劉禹錫題報(bào)恩寺詩:云外支硎寺,名聲敵虎邱。薛能 送人自蘇州之長沙縣官詩:驅(qū)馬復(fù)乘流,何時(shí)發(fā)虎邱。
黃滔寄蔣先輩詩:千載三吳有高跡,虎邱山翠益崔嵬。
《漢語大詞典》:
山邱
見“ 山丘 ”。
《國語辭典》:
山丘
拼音:
shān qiū
1.山地。漢。張衡〈
歸田賦
〉:「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谷龂?。
何晏
〈
景福殿賦
〉:「豐侔淮海,富賑山丘?!?br />2.墳?zāi)埂H龂?。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div>
分類:
山丘
土山
墳?zāi)?/a>
《漢語大詞典》:
蓬丘
即 蓬萊山 。
《
海內(nèi)十洲記·聚窟洲
》
:“ 蓬丘 , 蓬萊山 是也?!?唐
李白
《悲清秋賦》
:“吾將採藥於 蓬丘 ?!?清 黃叔威
《古詩》
之七:“東海近幾席,彷彿是 蓬丘 ?!眳⒁姟?蓬萊山 ”。
分類:
蓬萊山
《漢語大詞典》:
蓬萊山(蓬萊山)
神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
《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
》
:“ 蓬萊山 在海中。”
《
后漢書·竇章傳
》
:“是時(shí)學(xué)者稱 東觀 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萊山 ?!?李賢 注:“ 蓬萊 ,海中神山,為仙府,幽經(jīng)祕録并皆在焉。” 清
孫枝蔚
《壽汪生伯先生閔老夫人》
詩:“何名 西王母 ,何處 蓬萊山 。”
分類:
蓬萊山
神山
山名
仙人
所居
《國語辭典》:
丘墳(丘墳)
拼音:
qiū fén
1.墳?zāi)?。《文選。班昭。東征賦》:「蘧氏在城之東南兮,民亦尚其丘墳。」唐。
韓愈
題廣昌館
詩:「丘墳發(fā)掘當(dāng)官路,何處南陽有近親。」也作「丘墓」。
2.山陵之地?!妒酚?。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而況涉乎蓬蒿,馳乎丘墳,前有利獸之樂而內(nèi)無存變之意,其為禍也不亦難矣!」
3.上古典籍九丘、三墳。《北齊書。卷四五。文苑傳。祖鴻勛傳》:「敝精神于丘墳,盡心力于河漢。」
分類:
墳?zāi)?/a>
山陵
典籍
《國語辭典》:
丘墟
拼音:
qiū xū
1.荒蕪的地方?!豆茏印0擞^》:「眾散而不收,則國為丘墟。」《文選。班彪。北征賦》:「舊室滅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br />2.形容破敗荒涼的樣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zé)?!姑?。沈鯨《雙珠記》第三八出:「兵荒極矣,城郭丘墟,靡有孑遺?!?br />3.墳?zāi)?。宋?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522' target='_blank'>陸游
嘆老
詩:「朋儕什九墮丘墟,自笑身如脫網(wǎng)魚?!?/div>
分類:
中醫(yī)
陵墓
山陵
墳?zāi)?/a>
廢墟
醫(yī)學(xué)
不平
狀貌
大地
荒涼
荒地
殘破
魁偉
針灸
穴位
《漢語大詞典》:
邱墟
亦作“邱虛”。 廢墟,荒地。 漢
揚(yáng)雄
《太玄·礥》
:“次六,將其車入于邱虛?!?司馬光 集注:“虛,與墟同?!?span id="fy62kcu" class="book">《
東觀漢記·馮衍傳
》:“廬落邱墟,田疇蕪穢。” 唐
白居易
《寒食野望吟》
:“邱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 清
陸次云
《詠史》
:“儒冠儒服委邱墟,文采風(fēng)流化土苴?!?清
劉震
《祖龍》
詩:“六國邱墟九宇恢,更張 周 典見雄才。” 柳亞子
《二十世紀(jì)大舞臺(tái)發(fā)刊詞》
:“風(fēng)塵澒洞,天地邱墟,莽莽神州,虜騎如織?!?/div>
分類:
廢墟
荒地
司馬光
《國語辭典》:
孔丘
拼音:
kǒng qiū
人名。(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圣德,學(xué)無常師,相傳曾問禮于老聃,學(xué)樂于萇弘,學(xué)琴于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后周游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jīng)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為「至圣先師」。也稱為「孔子」。
分類:
孔丘
人名
仲尼
魯人
公元
《漢語大詞典》:
林邱
見“ 林丘 ”。
《漢語大詞典》:
林丘(林坵)
亦作“ 林坵 ”。亦作“ 林邱 ”。
(1).樹木與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 宋 謝惠連
《西陵遇風(fēng)獻(xiàn)康樂》
詩:“零雨潤墳澤,落雪灑林丘?!?元
薩都剌
《次張舉韻題皖山金氏繡野亭》
:“最喜園林動(dòng)花竹,不妨城郭帶林丘?!?清
蔣士銓
《桂林霜·私葬》
:“殺氣如煙蔽林坵,孤城半掩無人鬭?!?br />(2).指隱居的地方。 晉
謝安
《蘭亭》
詩:“伊昔先子,有懷春游,契茲言執(zhí),寄傲林丘?!?唐
杜甫
《題張氏隱居》
詩之一:“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明
謝榛
《
四溟詩話
》
卷四:“予賦
《留窮詩》
,以述其志云:‘……窮自有離合,心何偏去留。踟躕兼晦朔,寂寞且林邱?!?/div>
分類:
樹木
隱居
土丘
地方
山林
《國語辭典》:
沙丘
拼音:
shā qiū
在風(fēng)力作用下,由沙粒堆積而成的丘狀地形,有時(shí)呈孤丘狀,有時(shí)可延展如丘陵,最常見于沙漠、海岸或河邊等多沙源的地方。
分類:
沙丘
古地名
地名
風(fēng)力
力作
河北
沙粒
沙堆
西北
大平
平臺(tái)
《國語辭典》:
九丘
拼音:
jiǔ qiū
1.古代的九座山丘,包括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參衛(wèi)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見《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
2.書名。古代記載九州風(fēng)物的志書。漢。孔安國〈
書經(jīng)序
〉:「九州之志,謂之九丘?!?/div>
分類:
九州
最古
《國語辭典》:
比邱
拼音:
bǐ qiū
佛教用語。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為梵語bhik?u的音譯?!堵尻栙に{(lán)記。卷四。城西法云寺》:「市東南有皇女臺(tái),漢大將軍梁冀所造,猶高五尺馀,景明中,比邱道恒,立靈仙寺于其上?!挂沧鳌副惹稹?。
《國語辭典》:
比丘
拼音:
bǐ qiū
佛教用語。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為梵語bhik?u的音譯?!洞髮毞e經(jīng)》卷一:「譬如今世多聞比丘住阿蘭若,或聚落中?!乖?。李好古《張生煮?!返谝徽郏骸羔岄T大道要參修,開闡宗源老比丘?!挂沧g作「比邱」、「苾芻」。
分類:
比丘
佛教語
梵語
譯音
意譯
上從
《漢語大詞典》:
薊丘(薊丘)
亦作“ 薊邱 ”。 古地名。在 北京 城西 德勝門 外西北隅。
《
史記·樂毅列傳
》
:“ 樂毅 報(bào)遺 燕惠王 書曰:‘ 薊丘 之植,植於 汶 篁?!?張守節(jié) 正義:“ 幽州 薊 地西北隅,有 薊丘 ?!?明 沈榜
《宛署雜記·古跡》
:“ 薊丘 ,在縣西 德勝門 外五里西北隅,即古 薊門 也。舊有樓臺(tái)并廢,止存二土阜,旁多林木,翳鬱蒼翠,為京師八景之一,名曰‘ 薊門 煙樹’?!?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古薊門》
:“今都城 德勝門 外有 土城關(guān) ,相傳是古 薊門 遺址,亦曰 薊邱 ?!?/div>
分類:
地名
北京
城西
西北
《國語辭典》:
巴丘
拼音:
bā qiū
1.縣名。三國時(shí)吳置,至隋時(shí)廢置,舊城在今江西省峽江縣北。
2.山名。在湖南岳陽縣湘水右岸。也稱為「巴陵山」。
分類:
山名
縣名
湘水
右岸
廢置
江西
《駢字類編》:
葵丘
春秋:僖公九年夏,公會(huì)宰周公、齊侯、宋子、衛(wèi)侯、鄭伯、許男、曹伯于葵丘。九月戊辰,諸侯盟于葵丘。又左傳:夏,會(huì)于葵丘,且修好,禮也。秋,齊侯盟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
又公羊傳:葵丘之會(huì),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又谷梁傳:桓盟不日,此何以日?美之也。為見天子之禁,故備之也??鹬?,陳牲而不殺,讀書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曰:毋雍泉,毋訖糴,毋易樹子,毋以妾為妻,毋使婦人與國事???。孟子??鹬畷?huì),諸侯束牲載書而不歃血。后漢書 國志:陳留郡外黃有丘葵聚。 明一統(tǒng)志:葵丘在歸德府考城縣治東,春秋,諸侯盟于葵丘,即此。
《漢語大詞典》:
邱陵
連綿起伏的小山坡地。
《
孟子·離婁上
》
:“為高必因邱陵,為下必因川澤?!?唐
陳子昂
《峴山懷古》
:“邱陵徒自出,賢圣幾凋枯?!?清
龔自珍
《夜坐》
詩之一:“一山突起邱陵妬,萬籟無言帝坐靈。” 徐珂
《清稗類鈔·植物·植物出產(chǎn)地之概略》
:“藥材產(chǎn)於邱陵山岳者甚多,而 長白 、 太行 之參,最稱珍品?!?/div>
分類:
連綿起伏
小山
山坡地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