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上農(上農)
(1).亦稱“ 上農夫 ”。古代指種植條件較好、收益較多的農民。管子·揆度:“上農挾五,中農挾四,下農挾三?!?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孟子·萬章下》:“上農夫食九人。” 趙歧 注:“一夫一婦佃田百畝。百畝之田,加之以糞,是為上農夫,其所得穀,足以食九口?!?漢 王充 論衡·別通:“耕夫多殖嘉穀,謂之上農夫;其少者,謂之下農夫?!?宋 宋祁 《代薛參政乞致仕上皇帝第一表》:“偶比諸生之牒,遂代上農之耕?!?br />(2).重農。上,通“ 尚 ”。《史記·秦始皇本紀》:“皇帝之功,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
《國語辭典》:彊本  拼音:qiáng běn
1.重農?!盾髯?。天論》:「彊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
2.加強根本?!稘h書。卷四十三。婁敬傳》:「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此彊本弱末之術也。」
《漢語大詞典》:重民
(1).指農民。古代重農,故稱。管子·七法:“輕民處,重民散,則地不辟。” 尹知章 注:“重民,謂務農者?!?br />(2).以民為重。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春秋動眾則書,重民也。”
分類:農民重農
《漢語大詞典》:四推
古代皇帝躬耕有三推之禮,是表示重農而舉行的一種儀式。歷代相沿,至 清 胤禎 ( 雍正 )又加一推,以后相沿為四推。見《清通典·禮吉四》。參見“ 三推 ”。
《國語辭典》:三推  拼音:sān tuī
古代天子于每年三月,親扶耒耜于田里來返三次,以勸農功之禮?!抖Y記。月令》:「天子親載耒耜,……躬耕帝藉。天子三推,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埂段倪x。張衡。東京賦》:「躬三推于天田,修帝籍之千畝?!?/div>
《漢語大詞典》:貴谷(貴穀)
重視五谷生產。這是我國古代的重農思想。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古人欲知稼穡之艱難,斯蓋貴穀務本之道也。” 清 王韜 《興利》:“ 中國 自古以來重農而輕商,貴穀而賤金,農為本富而商為末富。”
《國語辭典》:務本抑末(務本抑末)  拼音:wù běn yì mò
重農抑商的產業(yè)政策。《漢書。卷六六。公孫賀等傳。贊曰》:「皆對愿罷郡國鹽鐵酒榷均輸,務本抑末,毋與天下爭利,然后教化可興?!?/div>
分類:重農
《漢語大詞典》:進本退末(進本退末)
猶言重農抑商。 漢 桓寬 鹽鐵論·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業(yè)便也?!?/div>
分類:重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