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605,分24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倚天長劍(又作:長劍倚 ...)
跨長鯨
胡雛長嘯
舉長江變香醪
投杖
長卿病
越聲長苦
無亭長識(shí)
一枝誰寄長安
長孺然灰
太常長齋
長者金先布
長虹夢入仙懷
長江澄練
秋水共長天(又作:遠(yuǎn)水長空一色)
典故
倚天長劍
 
長劍倚
  
倚長劍
 
長劍倚天
 
天外倚
 
長劍倚天外
 
劍倚青天
 
長劍倚太行
 
耿長劍
 
長劍倚昆崙
 
碧天長劍
 
倚劍
 
倚劍凌空
 
倚劍氣凌云
 
倚刃
 
長劍倚青空


《古文苑》卷二戰(zhàn)國楚·宋玉《大言賦》
宋玉曰:「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span>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宋玉·大言賦〉~72~2~
楚襄王與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陽云之臺(tái)。王曰:「能為寡人大言者上座。」王因唏曰:「操是太阿剝一世,流血沖天,車不可以厲?!怪撂评赵唬骸笁咽繎嵸饨^天維,北斗戾兮太山夷?!怪辆安钤唬骸感J棵鸵愀尢瘴笮χ临獯莞菜?。鋸牙云,晞甚大,吐舌萬里唾一世。」至宋玉曰:「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雇踉唬骸肝匆??!褂裨唬骸覆⑼趟囊?,飲枯河海,跋越九州,無所容止。身大四塞,愁不可長?!?/span>

例句

誰將倚天劍,削出倚天峰。 張喬 華山

天外倚來秋水刃,海心飛上白龍綃。 徐以 和尚書詠泉山瀑布十二韻

縱挺倚天形,誰是躬提挈。 李咸用 劍喻

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云天。 李益 鹽州過胡兒飲馬泉

懸旌要路口,倚劍短亭中。 杜甫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 杜甫 投贈(zèng)哥舒開府二十韻

用之不高亦不庳,不似長劍須天倚。 杜甫 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

倚天長劍截云孤,報(bào)國縱橫見丈夫。 楊巨源 述舊紀(jì)勛寄太原李光顏侍中二首之二

玉經(jīng)磨琢多成器,劍拔沈埋更倚天。 王渙 上裴侍郎

安得禹復(fù)生,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劍,重來親指畫。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倚天方比劍,沉井忽如瓶。 盧綸 綸與吉侍郎中孚

是時(shí)新晴天井溢,誰把長劍倚太行。 韓愈 盧郎中云夫寄示送盤谷子詩兩章以和之

少年恃險(xiǎn)若平地,獨(dú)倚長劍凌清秋。 顧況 行路難三首之二

長劍一時(shí)天外倚,五云多繞日邊飛。 鮑溶 寄宋申錫評事時(shí)從李少師移軍回歸

軍人歌無胡,長劍倚昆崙。 鮑溶 述票上太原嚴(yán)尚書緩

典故  
跨長鯨
 
錦袍公
 
騎鯨捉月
  
從李白
 
騎鯨仙人
 
采石仙人
 
錦鯨仙去
 
鯨仙
 
騎鯨公子
 
錦袍歸水
 
李白鯨
 
鞭赤魚
 
采石宮袍
 
絳袍弄月
 
錦袍弄月
 
李生騎鯨
 
埋骨采石
 
騎鯨詩客
 
乘舟捉月
 
宮袍弄月
  
李白騎魚
  
披錦泛江
 
相關(guān)人物
李白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傳下·李白〉~5053~
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父為任城尉,因家焉。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于徂徠山,酣歌縱酒,時(shí)號「竹溪六逸」。天寶初,客游會(huì)稽,與道士吳筠隱于剡中。既而玄宗詔筠赴京師,筠薦之于朝,遣使召之,與筠俱待詔翰林。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臥于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馀章,帝頗嘉之。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乃浪?江湖,終日沉飲。時(shí)侍御史崔宗之謫官金陵,與白詩酒唱和。嘗月夜乘舟,自采石達(dá)金陵,白衣宮錦袍,于舟中顧瞻笑傲,傍若無人。
《侯鯖錄》卷六
李白墳,在太平州采石鎮(zhèn)民家菜圃中,游人亦多留詩。然州之南有青山,乃有正墳?!纻魈走^采石,酒狂捉月。竊意當(dāng)時(shí)槁殯于此。
《二老堂雜志》卷五〈記太平州牛渚磯〉
世傳太白因醉溺江,故有捉月臺(tái)。而梅圣俞詩云:「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不應(yīng)暴落饑蛟涎,便當(dāng)騎鯨上青天?!股w信此而為之說也。
典故
識(shí)胡兒
 
辨胡雛
 
羯雛嘯
 
胡雛長嘯

相關(guān)人物
王衍
 
石勒


《晉書》卷一百四〈石勒載記上〉~2707~
石勒字世龍,初名?,上黨武鄉(xiāng)羯人也。其先匈奴別部羌渠之冑。祖耶奕于,父周曷朱,一名乞翼加,并為部落小率。勒生時(shí)赤光滿室,白氣自天屬于中庭,見者咸異之。年十四,隨邑人行販洛陽,倚嘯上東門,王衍見而異之,顧謂左右曰:「向者胡雛,吾觀其聲視有奇志,恐將為天下之患?!柜Y遣收之,會(huì)勒已去。

例句

錮黨豈能留漢鼎,清談空解識(shí)胡兒。 杜牧 故洛陽城有感

典故
變春江
 
風(fēng)月不用一錢買
 
清風(fēng)不用一錢買
 
買得風(fēng)光不著錢
 
明月清風(fēng)何用買
 
難變春江
 
傾江變酒
 
三萬六千排日醉
 
舉長江變香醪
 
拍手笑人醉如泥
 
市人拍手?jǐn)r街笑
  
峴山落日客猶迷


《全唐詩》卷一百六十六〈襄陽歌〉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翁醉似泥【笑殺山公醉似泥】。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恰似葡萄初撥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筑糟丘臺(tái),千金駿馬換小妾【千金駿馬換少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醉坐雕鞍歌落梅】,車傍側(cè)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摧,咸陽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龜龍剝落生莓苔】,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案:一本此下有:誰能憂彼身后事。金鳧銀鴨葬死灰二句?!俊G屣L(fēng)朗月不用一錢買【清風(fēng)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
典故
投杖
 
葛陂龍
      
裁寒竹
 
龍化葛陂
 
投葛陂
 
乘竹杖
 
葛陂
 
葛陂筇竹
 
化龍?bào)?/div> 
剪成龍
 
龍材
 
投陂竹
   
別杖
 
葛陂騎竹
 
葛水還杖
 
葛水龍變
 
化龍
 
仙翁竹杖
 
相關(guān)人物
費(fèi)長房


《太平廣記》卷十二〈神仙十二·壺公〉~80~
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也。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玉府符,凡二十馀卷,皆出自公、故總名「壺公符」。時(shí)汝南有費(fèi)長房者,為市掾,忽見公從遠(yuǎn)方來,入市賣藥。人莫識(shí)之,賣藥口不二價(jià),治病皆愈。語買人曰:服此藥必吐某物,某日當(dāng)愈。事無不效。其錢日收數(shù)萬,便施與市中貧乏饑凍者,唯留三五十。常懸一空壺于屋上,日入之后,公跳入壺中。人莫能見,唯長房樓上見之,知非常人也。長房乃日日自掃公座前地,及供饌物,公受而不辭。如此積久,長房尤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長房篤信,謂房曰:「至暮無人時(shí)更來?!归L房如其言即往,公語房曰:「見我跳入壺中時(shí),卿便可效我跳,自當(dāng)?shù)萌搿!归L房依言,果不覺已入。入后不復(fù)是壺,唯見仙宮世界。樓觀重門閣道,公左右侍者數(shù)十人。公語房曰:「我仙人也,昔處天曹,以公事不勤見責(zé),因謫人間耳。卿可教,故得見我?!归L房下座頓首曰:「肉人無知,積罪卻厚,幸謬見哀憫,猶入剖棺布?xì)狻I萜鹦?。但恐臭穢頑弊,不任驅(qū)使。若見哀憐,百生之厚幸也?!构唬骸笇彔柎蠹?,勿語人也?!构笤勯L房于樓上曰:「我有少酒,相就飲之。」酒在樓下,長房使人取之,不能舉盎,至數(shù)十人莫能得上。乃白公,公乃下,以一指提上。與房公飲之,酒器如拳許大,飲之至暮不竭。告長房曰:「我某日當(dāng)去,卿能去乎?」房曰:「欲去之心,不可復(fù)言,欲使親眷不覺知去,當(dāng)有何計(jì)?」公曰:「易耳?!鼓巳∫磺嘀裾扰c房,戒之曰:「卿以竹歸家,便可稱病,以此竹杖置卿所臥處,默然便來?!狗咳绻浴Hズ?,家人見房已死,尸在床。乃向竹杖耳,乃哭泣葬之。房詣公,恍惚不知何所,公乃留房于群虎中,虎磨牙張口欲噬房,房不懼。明日,又內(nèi)于石室中,頭上有一方石,廣數(shù)丈,以茅绹懸之,又諸蛇來嚙繩,繩即欲斷,而長房自若。公至,撫之曰:「子可教矣。」又令長房啖屎,兼蛆長寸許,異常臭惡。房難之,公乃嘆謝遣之曰:「子不得仙道也。賜子為地上主者,可得壽數(shù)百歲。」為傳封符一卷付之,曰:「帶此可主諸鬼神,常稱使者,可以治病消災(zāi)?!狗繎n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與之曰:「但騎此,得到家耳?!狗框T竹杖辭去,忽如睡覺,已到家。家人謂是鬼,具述前事,乃發(fā)棺視之,唯一竹杖,方信之。房所騎竹杖,棄葛陂中,視之乃青龍耳。初去至歸謂一日,推問家人,已一年矣。房乃行符,收鬼治病,無不愈者。每與人同坐共語,常呵責(zé)嗔怒,問其故,曰:「嗔鬼耳。」時(shí)汝南有鬼怪,歲輒數(shù)來郡中,來時(shí)從騎如太守,入府打鼓,周行內(nèi)外,爾乃還去,甚以為患。房因詣府廳事,正值此鬼來到府門前。府君馳入,獨(dú)留房。鬼知之,不敢前。房大叫呼曰,便捉前鬼來。乃下車伏庭前,叩頭乞曰改過。房呵之曰:「汝死老鬼,不念溫良,無故導(dǎo)從,唐突官府,自知合死否?急復(fù)真形。」鬼須臾成大鱉,如車輪,頭長丈馀。房又令復(fù)人形。房以一劄符付之,令送與葛陂君,鬼叩頭流涕,持劄去。使人追視之,乃見符劄立陂邊,鬼以頭(明鈔本、陳校本頭作頸)繞樹而死。房后到東海,東海大旱三年。謂請兩者曰:「東海神君前來淫葛陂夫人,吾系之,辭狀不測,脫然忘之,遂致之旱,吾今當(dāng)赦之,令其行雨?!辜幢阌写笥?。房有神術(shù),能縮地脈,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fù)舒如舊也。
《后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shù)列傳下·費(fèi)長房〉~2744~
長房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又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归L房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jīng)旬日,而已十馀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家人謂其久死,不信之。長房曰:「往日所葬,但竹杖耳。」乃發(fā)冢剖棺,杖猶存焉。遂能醫(yī)療眾病,鞭笞百鬼,及驅(qū)使社公?;蛟谒?,獨(dú)自恚怒,人問其故,曰:「吾責(zé)鬼魅之犯法者耳?!?/span>

簡釋

龍竹:喻得道成仙,或指竹杖。唐王績《游仙四首》之四:“鴨桃聞已種,龍竹未經(jīng)騎?!?/p>


例句

淺憶觴堪泛,深思杖可投。 吳融 御溝十六韻

葉縣鳧共去,葛陂龍暫還。 岑參 尋少室張山人聞與偃師周明府同入都

別易會(huì)難君且住,莫交青竹化為龍。 施肩吾 遇李山人

龍竹裁輕策,鮫綃熨下裳。 李商隱 玄微先生

別杖留青竹,行歌躡紫煙。 李白 奉餞高尊師如貴道士傳道箓畢歸北海

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 李賀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爾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見水踴躍學(xué)變化為龍。 杜甫 桃竹杖引贈(zèng)章留后

白銀雙闕戀,青竹一龍騎。 綦毋誠 同韋夏卿送顧況歸茅山

聞?wù)f葛陂風(fēng)浪惡,許騎青鹿從行無。 褚載 贈(zèng)道士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shí)當(dāng)隨鳳熟。 韋式 一字至七字詩竹

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韋莊 三用韻

葛水霧中龍乍變,緱山煙外鶴初飛。 韋莊 放榜日作

因攜竹杖聞龍氣,為使仙童帶橘香。 韋莊 王道者

蘋風(fēng)入馭來應(yīng)易,竹杖成龍去不難。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zèng)道士李榮

暫策為龍杖,何處得神仙。 駱賓王 出石門

龍竹養(yǎng)根凡幾年,工人截之為長鞭。 高適 詠馬鞭

典故 
病相如
 
相如病
 
文園多病
 
多病文園
 
相如消渴
   
司馬渴
 
馬卿多病
 
多病馬卿
 
相如渴病
 
茂陵臥
 
病渴人
 
臨邛渴
 
文園病客
 
茂陵多病
 
茂陵病
 
病損文園
 
相如病久
 
相如酒渴
  
馬卿帶疾
 
茂陵無病
 
相如渴疾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相如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2999~
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shí)好讀書,學(xué)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學(xué),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以貲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嗳缈诔远浦鴷?。常有消渴疾。與卓氏婚,饒于財(cái)。其進(jìn)仕宦,未嘗肯與公卿國家之事,稱病閒居,不慕官爵。常從上至長楊獵,是時(shí)天子方好自擊熊彘,馳逐野獸,相如上疏諫之?!嗳缂炔∶?,家居茂陵。
《西京雜記》卷二~076~
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居貧。愁懣。以所著鹔?裘就市人陽昌貰酒與文君為歡。既而文君抱頸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遂相與謀于成都賣酒。相如親著犢鼻裈滌器以恥王孫。王孫果以為病。乃厚給文君。文君遂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yuǎn)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十七而寡。為人放誕風(fēng)流。故悅長卿之才而越禮焉。長卿素有消渴疾。及還成都悅文君之色。遂以發(fā)痼疾。乃作美人賦。欲以自刺而終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為誄傳于世。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3000~
會(huì)梁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yè)。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長卿久宦游不遂,而來過我?!褂谑窍嗳缤?,舍都亭。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后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jǐn)肅。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shù)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共⒄倭?。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數(shù)。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盡傾。

簡釋

相如渴?。褐缚曙嫽蛴屑膊 L铺茝┲t《奏捷西蜀題沱江驛》:“錦江不識(shí)臨邛酒,且免相如渴病歸?!?/p>


例句

茂陵久病書千卷,彭澤初歸酒一瓢。 許渾 送前東陽于明府由鄂渚歸故林

茂陵雖有病,猶得伴君行。 祖詠 贈(zèng)苗員外發(fā)

攜茶臘月游金碧,合有文章病茂陵。 杜牧 游池州林泉寺金碧洞

昔日馬相如,臨邛坐盡傾。 劉禹錫 送李策秀才還湖南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八郎中

消渴天涯寄病身,臨邛知我是何人。 劉言史 嘉興社日

臨邛有詞賦,一為奏天顏。 吳融 關(guān)東獻(xiàn)兵部劉員外

玄晏難瘳痹,臨邛但發(fā)痟。 唐彥謙 漢代

必恐臨邛客,疑君學(xué)賦非。 張喬 送友人游蜀

今日相如輕武騎,多應(yīng)朝暮客臨邛。 張謂 送皇甫齡宰交河

嗟予久抱臨邛渴,便欲因君問釣磯。 李商隱 令狐八拾遺見招送裴十四歸華州

今來卻笑臨邛客,入蜀空馳使者車。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鎮(zhèn)揚(yáng)州

臨邛無久戀,高桂待君回。 杜荀鶴 送吳蛻下第入蜀

若不他時(shí)更青眼,未知誰肯薦臨邛。 羅隱 撫州別阮兵曹

杞國憂尋悟,臨邛渴自加。 薛能 西縣途中二十韻

一問臨邛令,如何待上賓。 韋應(yīng)物 將發(fā)楚州經(jīng)寶應(yīng)縣訪李二忽于州館相遇月夜書事因簡李寶應(yīng)

君王正年少,終日在長楊。 司馬扎 獵客

錦江不識(shí)臨邛酒,且免相如渴病歸。 唐彥謙 奏捷西蜀題沱江驛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隱 寄令狐郎中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 李商隱 漢宮詞

相如未是真消渴,猶放沱江過錦城。 李商隱 病中早訪招國李十將軍遇挈家游曲江

文園終病渴,休詠白頭吟。 杜牧 為人題贈(zèng)二首之一

長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頻。 杜甫 上韋左相二十韻

我多長卿病,日夕思朝廷。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不達(dá)長卿病,從來原憲貧。 杜甫 奉贈(zèng)蕭二十使君

長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時(shí)。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

長卿消渴再,公干沈綿屢。 杜甫 送高司直尋封閬州

途窮悲阮籍,病久憶相如。 牟融 有感

相如方老病,獨(dú)歸茂陵宿。 王維 冬日游覽

相如今老病,歸守茂陵園。 王維 和陳監(jiān)四郎秋雨中思從弟據(jù)

誰知長卿疾,歌賦不還邛。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不知一盞臨邛酒,救得相如渴病無。 羅隱 聽琴

老信相如渴,貧憂曼倩饑。 許渾 早秋三首

相如渴后狂還減,曼倩歸來語更多。 許渾 春日郊園戲贈(zèng)楊嘏評事

蟹螯只恐相如渴,鱸鲙應(yīng)防曼倩饑。 許渾 舟行早發(fā)廬陵郡郭寄滕郎中

殷勤潤取相如肺,封禪書成動(dòng)帝心。 陸龜蒙 奉和襲美謝友人惠人參

典故
越人吟
  
越客吟
 
越謳
 
吟越
   
舄吟
 
越聲長苦
 
莊舄哀
 
莊舄病
 
越客音
 
病客莊
 
病添莊舄
 
聞越聲
 
吟生南越思
 
吟同楚執(zhí)圭
 
莊舄淚
 
莊舄謳
 
莊舄思鄉(xiāng)
 
楚執(zhí)圭吟
 
思鄉(xiāng)莊舄
  
越賓歌
 
莊舄悲吟

相關(guān)人物
莊舄


《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230~
韓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王欲救之,問于左右。左右或曰救之便,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為之決。陳軫適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陳軫對曰:「王聞夫越人莊舄乎?」王曰:「不聞?!乖唬骸冈饺饲f舄仕楚執(zhí)圭,有頃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細(xì)人也,今仕楚執(zhí)圭,貴富矣,亦思越不?』中謝對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則越聲,不思越則楚聲?!皇谷送犞q尚越聲也。今臣雖棄逐之楚,豈能無秦聲哉!」

例句

須知越吟客,敧枕不勝情。 吳融 雨后聞〈思?xì)w樂〉二首之二

謝公積憤懣,莊舄空謠吟。 孟浩然 秦中苦雨思?xì)w贈(zèng)袁左丞賀侍郎

湘瑟颼飗弦,越賓嗚咽歌。 孟郊 泛黃河

煙水茫茫多苦辛,更聞江上越人吟。 孫逖 夜宿浙江

忽對荊山璧,委照越吟人。 庾抱 臥髂喜霽開扉望月簡宮內(nèi)知友

柱下聞周史,書中慰越吟。 張謂 寄李侍御

難忘楚盡處,新有越吟生。 曹松 贈(zèng)余干袁明府

遁去不同秦客逐,病來還作越人吟。 李咸用 寄所知

烽堠驚秦塞,囚居困越吟。 李宣遠(yuǎn) 近無西耗

豈待莊舄吟,方知倦羈旅。 李德裕 夏晚有懷平泉林居(宜春作)

越吟因病感,潘鬢入秋悲。 李德裕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

楚冠懷鐘儀,越吟比莊舄。 李白 仕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蘇

送爾游華頂,令余發(fā)舄吟。 李白 送紀(jì)秀才游越

歸羨遼東鶴,吟同楚執(zhí)圭。 杜甫 卜居

哀世非王粲,終然學(xué)越吟。 杜甫 西閣二首之一

思鄉(xiāng)比莊舄,遁世遇眭誇。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禹錫)述舊言懷感時(shí)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署)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zèng)二君子(劉禹錫初與公同為鹽察御史。故稱院長)

早歲京華聽越吟,聞君江海分逾深。 柳宗元 韓漳州書報(bào)徹上人亡因寄二絕

羸馬望北走,遷人悲越吟。 王昌齡 江上聞笛

病添莊舄吟聲苦,貧欠韓康藥債多。 白居易 病中詩十五首(并序)之酬夢得貧居詠懷見贈(zèng)

忽思班女怨,遙聽越人吟。 竇牟 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xué)士中書六舍人二十韻

西游象闕愧知音,東下荊溪稱越吟。 羅隱 宿荊州江陵驛

秦樹團(tuán)團(tuán)夕結(jié)陰,此中莊舄?jiǎng)颖鳌?羅隱 西京道德里

賦成無處換黃金,卻向春風(fēng)動(dòng)越吟。 羅隱 送進(jìn)士臧濆下第后歸池州

青苔重疊封顏巷,白發(fā)蕭疏引越吟。 翁承贊 對雨述懷示弟承檢

來稱郯子學(xué),歸是越人吟。 趙驊 送晁補(bǔ)闕歸日本國

漸解巴兒語,誰憐越客吟。 鄭谷 通川客舍

典故 
無亭長識(shí)
 
柴車奪牛
  
康伯駕牛
 
修道奪牛

相關(guān)人物
韓康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韓康〉~2770~
韓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家世著姓。常采藥名山,賣于長安市,口不二價(jià),三十馀年。時(shí)有女子從康買藥,康守價(jià)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韓伯休那?乃不二價(jià)乎?」康嘆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藥為?」乃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車連徵不至。桓帝乃備玄纁之禮,以安車聘之。使者奉詔造康,康不得已,乃許諾。辭安車,自乘柴車,冒晨先使者發(fā)。至亭,亭長以韓徵君當(dāng)過,方發(fā)人牛脩道橋。及見康柴車幅巾,以為田叟也,使奪其牛??导瘁岏{與之。有頃,使者至,奪牛翁乃徵君也。使者欲奏殺亭長??翟唬骸复俗岳献优c之,亭長何罪!」乃止??狄蛑械捞佣?,以壽終。

例句

韓康靈藥不復(fù)求,扁鵲醫(yī)方曾莫睹。 李嘉祐 夜聞江南人家賽神因題即事

都市廣長開大鋪,疾來求者多相誤。見說康舊姓名,識(shí)之不識(shí)先相怒。 李涉 春山三朅來之三

韓康雖復(fù)在人間,王霸終思隱巖竇。 李頎 答高三十五留別便呈子十一

藥倩韓康賣,門容尚子過。 王維 游李山人所居因題屋壁

賣藥不二價(jià),著書盈萬言。 王維 鄭霍二山人

病添莊舄吟聲苦,貧欠韓康藥債多。 白居易 酬夢得貧居詠懷見贈(zèng)

若非宗測圖山后,即是韓康賣藥回。 陸龜蒙 和襲美寄毗陵魏處士樸

洛陽無二價(jià),猶是慕風(fēng)聲。 高適 贈(zèng)別褚山人

典故 
寄一枝
 
江南信
 
寄梅花
 
隴頭梅
 
逢驛使
 
隴頭人
  
江南春信
  
江南驛使
 
一枝春色
  
驛使梅
 
贈(zèng)梅花
 
一枝春信
 
春在手
 
江南信息
 
不寄梅花
 
寄寒梅
 
江路梅花
 
隴頭春信
 
送客逢春
 
梅花寄遠(yuǎn)
 
庾嶺一枝
 
折梅寄
 
故人難寄
 
寄折梅
 
尋驛使
 
隴頭春色
 
萬里贈(zèng)
  
折花寄
 
解道江南句
 
陸凱寄梅
 
難隨驛使
 
楚驛梅邊
 
到隴梅花
 
故人堪寄
 
寒梅傳驛信
 
寄與路遙
 
剪梅煙驛
 
江南逢梅
 
嶺梅傳遠(yuǎn)信
 
隴驛傳梅
 
陸郎封寄
 
一枝誰寄長安
 
驛傳梅信
 
驛使為伊忙
 
庾梅信斷
 
折梅寄江北
 
只贈(zèng)梅花
 
春贈(zèng)隴頭
 
故人贈(zèng)江頭春信
 
寒梅堪寄
 
花信隨驛使
 
寄春
 
江南折贈(zèng)
  
梅殘?bào)A使遲
 
梅花寄寒驛
 
梅寄斷魂
 
南枝附春信
 
水驛寄江南梅萼
 
萬里憑驛使
 
一枝傳遠(yuǎn)信
 
一枝寄北人
 
一枝寄相思
 
一枝寄遠(yuǎn)信
 
一枝隨驛使
 
驛使傳梅
 
驛使帶春
 
遠(yuǎn)寄江南春意
 
贈(zèng)春色
  
折得隴頭
 
折寒香傳語
 
折梅
 
折梅寄我
 
折幽香千里寄

相關(guān)人物
范曄
 
陸凱


《太平御覽》卷九百七十〈果部七·梅〉~4432~
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zèng)花范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

簡釋

隴頭梅:詠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亦詠梅花。唐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明朝望鄉(xiāng)處,應(yīng)見隴頭梅?!?/p>


例句

繡衣屢許攜家醞,皂蓋能忘折野梅。 杜甫 王十七侍御掄許攜酒至草堂奉寄此詩便請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欲為萬里贈(zèng),杳杳山水隔。 柳宗元 早梅

官橋楊柳和愁折,驛路梅花帶雪看。 牟融 送范啟東還京

欲托清香傳遠(yuǎn)信,一枝無計(jì)奈愁何。 王初 梅花二首

典故 
不然灰
  
溺死灰
 
起死灰
 
復(fù)燃灰
   
灰不然
 
死灰不然
  
寒灰滅
 
未然灰
 
寒灰復(fù)然
 
然灰被溺
 
田甲當(dāng)時(shí)氣
 
長孺然灰
 
沉灰不然
 
待溺余
 
寒灰見溺
 
灰土已寒
 
溺復(fù)然灰
 
死灰余煙

相關(guān)人物
韓安國


《史記》卷一百八〈韓長孺列傳〉~2857~
御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陽。嘗受韓子、雜家說于騶田生所。事梁孝王為中大夫。吳楚反時(shí),孝王使安國及張羽為將,捍吳兵于東界。張羽力戰(zhàn),安國持重,以故吳不能過梁。吳楚已破,安國、張羽名由此顯。梁孝王,景帝母弟,竇太后愛之,令得自請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戲,僭于天子。天子聞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見,案責(zé)王所為。韓安國為梁使,見大長公主而泣曰:「何梁王為人子之孝,為人臣之忠,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吳、楚、齊、趙七國反時(shí),自關(guān)以東皆合從西鄉(xiāng),惟梁最親為艱難。梁王念太后、帝在中,而諸侯擾亂,一言泣數(shù)行下,跪送臣等六人,將兵擊卻吳楚,吳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節(jié)苛禮責(zé)望梁王。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見者大,故出稱蹕,入言警,車旗皆帝所賜也,即欲以侘鄙縣,驅(qū)馳國中,以夸諸侯,令天下盡知太后、帝愛之也。今梁使來,輒案責(zé)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為。何梁王之為子孝,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長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為言之帝?!寡灾?,帝心乃解,而免冠謝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為太后遺憂?!瓜ひ娏菏?,厚賜之。其后梁王益親驩。太后、長公主更賜安國可直千馀金。名由此顯,結(jié)于漢。其后安國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dú)不復(fù)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咕訜o何,梁內(nèi)史缺,漢使使者拜安國為梁內(nèi)史,起徒中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國曰:「甲不就官,我滅而宗?!辜滓蛉馓恢x。安國笑曰:「可溺矣!公等足與治乎?」卒善遇之。
《漢書》卷五十二〈竇田灌韓列傳·韓安國〉~2395~
其后,安國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dú)不復(fù)然乎?」甲曰:「然即溺之?!咕訜o幾,梁內(nèi)史缺,漢使使者拜安國為梁內(nèi)史,起徒中為二千石。田甲亡。安國曰:「甲不就官,我滅而宗。」甲肉袒謝,安國笑曰:「公等足與治乎?」卒善遇之。

簡釋

灰死:形容失意的心情。唐白居易《送兄弟回雪夜》:“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發(fā)。”


例句

墜履忘情后,寒灰更濕時(shí)。 劉言史 江陵客舍留別樊尚書

誰知大爐火,還有不然灰。 劉長川 將赴東都上李相公

皇恩若再造,為憶不然灰。 張說 盧巴驛聞張御史張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贈(zèng)之

暮年傷泛梗,累日慰寒灰。 張說 石門別楊六欽望

死灰到底翻騰焰,朽骨隨頭卻長肥。 方干 謝王大夫奏表

暖氣變寒谷,炎煙生死灰。 李白 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zèng)江夏韋太守良宰

竄逐勿復(fù)哀,慚君問寒灰。 李白 贈(zèng)別鄭判官

遠(yuǎn)山標(biāo)宿雪,末席本寒灰。 楊汝士 和段相公夏登張儀樓

冶長倦縲紲,韓安嘆死灰。 毛明素 與琳法師(貞觀十一年。法師幽系。故致詩焉。)

食蕊嫌叢棘,銜泥怯死灰。 沈佺期 同獄者嘆獄中無燕

流水翻催淚,寒灰更伴人。 胡皓 和宋之問寒食題臨江驛

詎知韓長孺,無復(fù)重然灰。 袁朗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芳桂君應(yīng)折,沉灰我不然。 顧況 送韋秀才赴舉

灰死韓安國,羅傷翟廷尉。 駱賓王 帝京篇

莫言韓長孺,長作不然灰。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

將期重交態(tài),時(shí)慰不然灰。 駱賓王 游兗部逢孔君自衛(wèi)來欣然相遇若舊

冶長非罪曾縲紲,長孺然灰也經(jīng)溺。 駱賓王 疇昔篇

小人胡不仁,讒我成死灰。 高適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

典故
太常齋
  
學(xué)太常
 
不齋醉如泥
 
齋日多
 
犯齋收
 
太常醉
 
太常已醉
 
太常長齋
 
太常醉如泥

相關(guān)人物
周澤


《后漢書》卷七十九下〈儒林列傳下·周澤〉~2579~
十二年,以澤行司徒事,如真。澤性簡,忽威儀,頗失宰相之望。數(shù)月,復(fù)為太常。清絜循行,盡敬宗廟。常臥疾齋宮,其妻哀澤老病,窺問所苦。澤大怒,以妻干犯齋禁,遂收送詔獄謝罪。當(dāng)世疑其詭激。時(shí)人為之語曰:「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故四?,拜侍中騎都尉。后數(shù)為三老五更。建初中致仕,卒于家。
《說苑》卷五《貴德》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馀胥;

簡釋

太常妻:用于夫妻調(diào)侃。唐李白《贈(zèng)內(nèi)》:“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p>


例句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李白 贈(zèng)內(nèi)

太常應(yīng)已醉,劉君恒帶酲。 李百藥 妾薄命

轉(zhuǎn)枕挑燈候曉雞,相君應(yīng)嘆太常妻。 權(quán)德輿 太常寺宿齋有寄

別離不慣無窮憶,莫誤卿卿學(xué)太常。 蘇颋 春晚紫微省直寄內(nèi)

臥看中散論,愁憶太常齋。 高適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

典故 
地布金
 
黃金布地
 
布地金
 
祇園布金
 
布地有黃金
 
長者金先布
 
布金
   
園主布金


《藝文類聚》卷六十五〈產(chǎn)業(yè)部上·園〉~60~
《法顯記》曰:宿衛(wèi)精舍東北六百里,毗舍祛母作精舍,請佛及借此處,故在秖洹舍大園落,有二門。一門東向,一北向,此園即須達(dá)長者布金錢買地處也。精舍當(dāng)中央,佛住此處最久。說法度人,經(jīng)行坐處,亦盡起塔,皆有名字。
《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卷五十一〈史傳部三〉~899~2~
善施長者仁而聰敏積而能散。拯乏濟(jì)貧哀孤恤老。時(shí)美其德號給孤獨(dú)焉。聞佛功德深生尊敬。愿建精舍請佛降臨。世尊命舍利子隨瞻揆焉。唯太子逝多園地爽塏。尋詣太子具以情告太子。戲言金遍乃賣。善施聞之心豁如也。即出藏金隨言布地。有少未滿。太子請留曰。佛誠良田。宜植善種。即于空地建立精舍。世尊即之告阿難曰。園地善施所買。林樹逝多所施。二人同心式崇功業(yè)。自今已去應(yīng)謂此地為逝多林給孤獨(dú)園
《漢武帝故事》~345~
王母遣使謂帝曰:『七月七日我當(dāng)暫來。』帝至日,埽宮內(nèi),然九華燈。七月七日,上于承華殿齋,日正中,忽見有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對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灑掃以待之?!簧夏耸┽ぃ瑹的┫?,香,兜渠國所獻(xiàn)也,香如大豆,涂宮門,聞數(shù)百里;關(guān)中嘗大疫,死者相系,燒此香,死者止。是夜漏七刻,空中無云,隱如雷聲,竟天紫色。有頃,王母至:乘紫車,玉女夾馭,載七勝履玄瓊鳳文之?,青氣如云,有二青鳥如烏,夾侍母旁。
典故
華渚流虹
 
虹流華渚
 
彩虹流渚
 
長虹夢入仙懷
 
虹流沚


《太平御覽》卷七十九〈皇王部四·少昊金天氏〉~499~2~
《河圖》:「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jié)意感,生白帝朱宣?!?/span>
《藝文類聚》卷十一〈帝王部一·少昊金天氏〉~2~
《帝王世紀(jì)》曰: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降居江水,有圣德,邑于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謂之窮桑,即圖讖所謂白帝朱宣者也。故稱少昊,號金天氏,在位百年而崩。
典故
澄江如練
 
江似練
 
練江詩
 
綺散馀霞
 
殘霞成綺
 
練靜江澄
 
清淮鋪練
 
晴綺散馀霞
 
長江澄練
 
吳波靜練


《昭明文選》卷二十七〈詩戊·行旅下·晚登三山還望京邑〉~263~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馀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有情知望鄉(xiāng),誰能縝不變?
典故 
孤鶩落霞
 
鶩霞
 
秋水共長天
 
斷霞孤鶩
 
殘霞孤鶩
 
王郎健筆
 
洪都開府
 
落霞孤鶩飛齊
 
落霞孤鶩徘徊
 
一色與天通
 
援筆洪都
 
遠(yuǎn)水長空一色


《新唐書》卷二百一〈文藝列傳上·王勃〉~5739~
初,道出鐘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dāng),至勃,汎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bào)。一再報(bào),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shù)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shí)人謂勃為腹稿。尤喜著書。
《唐摭言》卷五〈以其人不稱才試而后驚〉
王勃著滕王閣序,時(shí)年十四。都督閻公不之信。勃雖在座,而閻公意屬子婿孟學(xué)士者為之,已宿構(gòu)矣。及以紙筆巡讓賓客,勃不辭讓。公大怒,拂衣而起,專令人伺其下筆。第一報(bào)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談。」又報(bào)云「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當(dāng)垂不朽矣!」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846~2~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匦U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臺(tái)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時(shí)維九月。序?qū)偃铩A仕M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臺(tái)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虹消雨霽。彩徹云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fā)而清風(fēng)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盼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shí)盈虛之有數(shù)。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huì)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yuǎn)。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shí)運(yùn)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shí)。所賴君子安貧。達(dá)人知命。老當(dāng)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jiān)。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bào)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之長風(fēng)。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辰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淩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邱墟。臨別贈(zèng)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漢語大詞典》:倚天劍(倚天劍)
形容極長的劍。語本 宋玉 《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唐 李白 《大獵賦》:“于是擢倚天之劍,彎落月之弓?!?唐 李白 《司馬將軍歌》:“手中電曳倚天劍,直斬長鯨海水開?!?金 元好問 《示侄孫伯安》詩:“元無倚天劍,可斷扶桑枝?!?/div>
《國語辭典》:弄月  拼音:nòng yuè
賞月。唐。李白別山僧〉詩:「何處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涇溪。」唐。劉長卿自鄱陽還道中寄褚徵君〉詩:「愛君清川口,弄月時(shí)棹唱?!?/div>
分類:賞月
《國語辭典》:錦袍(錦袍)  拼音:jǐn páo
錦緞制的衣袍。唐。王昌齡 春宮曲:「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埂度龂萘x》第三回:「卓以金甲錦袍賜布,暢飲而散?!?/div>
分類:錦袍
《漢語大詞典》:錦袍仙(錦袍仙)
指 唐 李白 。語本新唐書·文藝傳中·李白:“ 白 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與 知章 、 李適之 、 汝陽王 璡 、 崔宗之 、 蘇晉 、 張旭 、 焦遂 為‘酒八仙人’。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 白 浮游四方,嘗乘月……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宋 姚勉 《水調(diào)歌頭·壽趙倅》詞:“長庚入夢,間生 采石 錦袍仙?!币嗍》Q“ 錦袍 ”。 宋 王奕 《賀新郎》詞:“ 采石 書生勛業(yè)在,弔錦袍、公子魂何處?!?宋 王奕 《八聲甘州》詞:“安得錦袍西下,明月墮 江 濱。”
分類:李白錦袍
《漢語大詞典》:騎鯨(騎鯨)
(1).亦作“ 騎京魚 ”。文選·揚(yáng)雄〈羽獵賦〉:“乘巨鱗,騎京魚?!?李善 注:“京魚,大魚也,字或?yàn)轹L。鯨亦大魚也?!焙笠蛞员扔麟[遁或游仙。 宋 晁補(bǔ)之 《少年游·次季良韻》詞:“它日騎鯨,尚憐迷路,與問眾仙真?!?元 耶律楚材 《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之六:“清興無涯騰八表,騎鯨踏破赤城霞?!?明 張煌言 《沈彤庵閣學(xué)艤舟南日山》詩:“袖歸當(dāng)有支機(jī)石,豈遂騎鯨向碧空?!?清 姚鼐 《阜城作》詩:“側(cè)聞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晝下鹿, 東海 遠(yuǎn)騎鯨?!?br />(2).亦作“ 騎鯨魚 ”、“ 騎長鯨 ”。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幾歲寄我空中書,南尋 禹穴 見 李白 ” 清 仇兆鰲 注:“南尋句,一作‘若逢 李白 騎鯨魚’。按:騎鯨魚,出《羽獵賦》。俗傳 太白 醉騎鯨魚,溺死 潯陽 ,皆緣此句而附會(huì)之耳?!焙笥脼樵?李白 之典。 宋 陸游 《長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鯨?!?金 李端甫 《太白扇頭》詩:“巖冰澗雪 謫仙 才,碧海騎鯨望不回?!?明 李東陽 《李太白》詩:“人間未有飛騰地,老去騎鯨卻上天。”
《漢語大詞典》:騎鯨客(騎鯨客)
亦作“ 騎鯨李 ”。 指 李白 。 宋 蘇軾 《和陶都主簿》:“愿因騎鯨 李 ,追此御風(fēng) 列 ?!?宋 陸游 《八十四吟》之二:“飲敵騎鯨客,行追縮地仙?!?元 張養(yǎng)浩 《寄省參議王繼學(xué)諸友自和》之三:“詩情滄海騎鯨客,世故青樓擲鼠人?!?清 許廷鑅 《采石》詩:“江上無 太白 ,寥落幾千年。予亦騎鯨客,來乘 牛渚 舡。”參見“ 騎鯨 ”。
分類:李白
《漢語大詞典》:騎鯨(騎鯨)
(1).亦作“ 騎京魚 ”。文選·揚(yáng)雄〈羽獵賦〉:“乘巨鱗,騎京魚。” 李善 注:“京魚,大魚也,字或?yàn)轹L。鯨亦大魚也。”后因以比喻隱遁或游仙。 宋 晁補(bǔ)之 《少年游·次季良韻》詞:“它日騎鯨,尚憐迷路,與問眾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之六:“清興無涯騰八表,騎鯨踏破赤城霞?!?明 張煌言 《沈彤庵閣學(xué)艤舟南日山》詩:“袖歸當(dāng)有支機(jī)石,豈遂騎鯨向碧空?!?清 姚鼐 《阜城作》詩:“側(cè)聞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晝下鹿, 東海 遠(yuǎn)騎鯨?!?br />(2).亦作“ 騎鯨魚 ”、“ 騎長鯨 ”。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幾歲寄我空中書,南尋 禹穴 見 李白 ” 清 仇兆鰲 注:“南尋句,一作‘若逢 李白 騎鯨魚’。按:騎鯨魚,出《羽獵賦》。俗傳 太白 醉騎鯨魚,溺死 潯陽 ,皆緣此句而附會(huì)之耳。”后用為詠 李白 之典。 宋 陸游 《長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鯨?!?金 李端甫 《太白扇頭》詩:“巖冰澗雪 謫仙 才,碧海騎鯨望不回?!?明 李東陽 《李太白》詩:“人間未有飛騰地,老去騎鯨卻上天?!?/div>
《漢語大詞典》:騎鯨李(騎鯨李)
見“ 騎鯨客 ”。
《漢語大詞典》:騎鯨客(騎鯨客)
亦作“ 騎鯨李 ”。 指 李白 。 宋 蘇軾 《和陶都主簿》:“愿因騎鯨 李 ,追此御風(fēng) 列 ?!?宋 陸游 《八十四吟》之二:“飲敵騎鯨客,行追縮地仙。” 元 張養(yǎng)浩 《寄省參議王繼學(xué)諸友自和》之三:“詩情滄海騎鯨客,世故青樓擲鼠人?!?清 許廷鑅 《采石》詩:“江上無 太白 ,寥落幾千年。予亦騎鯨客,來乘 牛渚 舡?!眳⒁姟?騎鯨 ”。
分類:李白
《漢語大詞典》:騎鯨魚(騎鯨魚)
見“ 騎鯨 ”。
《漢語大詞典》:騎鯨(騎鯨)
(1).亦作“ 騎京魚 ”。文選·揚(yáng)雄〈羽獵賦〉:“乘巨鱗,騎京魚。” 李善 注:“京魚,大魚也,字或?yàn)轹L。鯨亦大魚也?!焙笠蛞员扔麟[遁或游仙。 宋 晁補(bǔ)之 《少年游·次季良韻》詞:“它日騎鯨,尚憐迷路,與問眾仙真?!?元 耶律楚材 《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之六:“清興無涯騰八表,騎鯨踏破赤城霞?!?明 張煌言 《沈彤庵閣學(xué)艤舟南日山》詩:“袖歸當(dāng)有支機(jī)石,豈遂騎鯨向碧空?!?清 姚鼐 《阜城作》詩:“側(cè)聞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晝下鹿, 東海 遠(yuǎn)騎鯨?!?br />(2).亦作“ 騎鯨魚 ”、“ 騎長鯨 ”。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幾歲寄我空中書,南尋 禹穴 見 李白 ” 清 仇兆鰲 注:“南尋句,一作‘若逢 李白 騎鯨魚’。按:騎鯨魚,出《羽獵賦》。俗傳 太白 醉騎鯨魚,溺死 潯陽 ,皆緣此句而附會(huì)之耳?!焙笥脼樵?李白 之典。 宋 陸游 《長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鯨?!?金 李端甫 《太白扇頭》詩:“巖冰澗雪 謫仙 才,碧海騎鯨望不回。” 明 李東陽 《李太白》詩:“人間未有飛騰地,老去騎鯨卻上天?!?/div>
《漢語大詞典》:銅鞮(銅鞮)
(1). 春秋 晉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晉平公 曾筑 銅鞮宮 于此。 漢 置縣,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北魏 以后屢有遷移。 明 洪武 初廢入 沁州 。左傳·成公九年:“秋, 鄭伯 如 晉 , 晉 人討其貳於 楚 也;執(zhí)諸 銅鞮 ?!?杜預(yù) 注:“ 銅鞮 , 晉 別縣,在 上黨 。” 楊伯峻 注:“據(jù)《嘉慶一統(tǒng)志》, 銅鞮 在今 山西 沁縣 南。”
(2). 春秋 晉 離宮名。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今 銅鞮 之宮數(shù)里,而諸侯舍于隸人?!?杜預(yù) 注:“ 銅鞮 , 晉 離宮?!?楊伯峻 注:“ 銅鞮宮 在 山西 沁縣 南二十五里。”
(3).指 襄陽 。 唐 李端 《代棄婦答賈客》詩:“ 玉壘城 邊爭馬走, 銅鞮 市里共乘舟?!?宋 張孝祥 《醉落魄》詞:“桃花庭院光陰速, 銅鞮 誰唱大堤曲。歸時(shí)想是櫻桃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公文介公詩:“《襄陽》云……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見 銅鞮 歌舞無?”
(4).曲名。 明徐復(fù)祚《投梭記·敘飲》:“唱罷《銅鞮》日欲脯,花前醉樽前起舞?!眳⒁姟?銅鞮曲 ”。
(5).亦作“ 銅鍉 ”。復(fù)姓。 春秋 時(shí)有 銅鍉伯華 。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漢語大詞典》:銅鞮曲(銅鞮曲)
《白銅鞮歌》。也稱《襄陽蹋銅蹄》。樂府清商曲名。隋書·音樂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鎮(zhèn) ,有童謡云:‘ 襄陽 白銅蹄,反縛 揚(yáng)州 兒。’識(shí)者言,白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shí)以鐵騎, 揚(yáng)州 之士,皆面縛,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又令 沈約 為三曲,以被絃管?!?宋 梅堯臣 《送周諫議知襄陽》詩:“里兒尚唱《銅鞮曲》,耆舊爭隨畫鹿車?!?/div>
《漢語大詞典》:壺公龍(壺公龍)
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費(fèi)長房載 費(fèi)長房 從 壺公 學(xué)仙, 壺公 遣歸,與一竹杖使騎。 長房 乘杖,須臾到家。投杖于 葛陂 中,回視,已化為龍。后代詩文中常稱竹杖為“壺公龍”。 宋 蘇軾 《次前韻寄子由》:“還鄉(xiāng)亦何有,暫假壺公龍?!?/div>
《漢語大詞典》:擲杖成龍(擲杖成龍)
傳說 東漢 費(fèi)長房 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藥,然后就跳進(jìn)壺里去。第二天, 費(fèi) 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 費(fèi) 于是向老翁學(xué)道,后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于 葛陂 ,變成一條龍。事見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費(fèi)長房。后以“擲杖成龍”為典,借指還鄉(xiāng)。 清 王士禛 《送高念東先生予告還山》詩之二:“偶然擲杖成龍去,又過 蓬萊 日主祠。”
《漢語大詞典》:杖化龍(杖化龍)
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費(fèi)長房載, 費(fèi)長房 向一賣藥老翁學(xué)道,一日 長房 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長房 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jīng)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焙笏煲浴罢然垺庇脼榈兰疑癞愔?。 宋 陸游 《道室雜詠》:“舄化雙鳧杖化龍,云山回首不知重。”
《漢語大詞典》:竹杖
竹制的手杖。漢書·西域傳贊:“睹犀布、瑇瑁則建 珠崖 七郡,感枸醬、竹杖則開 牂柯 、 越嶲 。” 唐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仙翁遺竹杖, 王母 留桃核?!?清 唐孫華 《次和酬愷功院長見懷一百韻》:“頗戀桃笙穩(wěn),行煩竹杖持。”
分類:竹杖手杖
《國語辭典》:竹杖成龍(竹杖成龍)  拼音:zhú zhàng chéng lóng
漢費(fèi)長房從壺公學(xué)仙,學(xué)成后,乘壺公所贈(zèng)的竹杖離去,至家后將杖棄于葛陂中,竹杖竟化成青龍。典出晉。葛洪《神仙傳》卷九。后用來比喻得道成仙。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zèng)道士李榮〉詩:「蘋風(fēng)入馭來應(yīng)易,竹杖成龍去不難。」也作「竹杖化龍」、「龍化葛陂」、「竹化龍」。
《國語辭典》:竹籠(竹籠)  拼音:zhú lóng
用竹片編成的籠子。唐。賈島 題皇甫荀藍(lán)田廳詩:「竹籠拾山果,瓦瓶擔(dān)石泉?!埂端疂G傳》第四三回:「入屋內(nèi)來,去房中搜看,只見有兩個(gè)竹籠,盛些舊衣裳。」
《漢語大詞典》:龍杖(龍杖)
亦作“ 龍仗 ”。 典出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費(fèi)長房:“ 費(fèi)長房 者, 汝南 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 長房 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譃樽饕环唬骸源酥鞯厣瞎砩??!?長房 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jīng)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后因以“龍杖”美稱竹杖。 唐 駱賓王 《出石門》詩:“暫策為龍杖,何處得神仙?!?宋 陶谷 清異錄·驕龍杖:“天師 杜光庭 驕龍杖,紅如猩肉,重若玉石……相傳是仙人留賜?!?元 謝宗可 有《龍杖》詩。
分類:竹杖
《漢語大詞典》:龍竹(龍竹)
(1).龍須竹。劈為篾,平細(xì)柔韌,宜作馬鞭。 唐 高適 《詠馬鞭》:“龍竹養(yǎng)根凡幾年,工人截之為長鞭?!?孫欽善 校注:“龍竹,即龍鬚竹。 李衎 《竹譜詳録》卷五‘龍鬚竹’云:‘生 兩浙 山谷間,與貓頭竹無異,根下節(jié)不甚密,析為篾,平細(xì)柔靱?!?br />(2). 晉 葛洪 神仙傳·壺公:“ 房 ( 費(fèi)長房 )憂不得到家,公( 壺公 )以一竹杖與之曰:‘但騎此得到家耳。’ 房 騎竹杖辭去,忽如睡,已到家……所騎竹杖,棄 葛陂 中,視之乃青龍耳?!焙笠蛞浴褒堉瘛敝腹照然虮扔鞯玫莱上伞?唐 王績 《游仙》詩之四:“鴨桃聞已種,龍竹未經(jīng)騎。”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龍竹自攜,烏紗不整,異貌無匹,華姿若生。” 明 湯顯祖 《紫簫記·出山》:“金碧蔥蘢 王母祠 ,笑騎龍竹弄參差。”
《國語辭典》:消渴  拼音:xiāo kě
中醫(yī)上指口渴飲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梁書。卷三三。王僧儒傳》:「吾無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癲眩屢動(dòng),消渴頻增?!埂读凝S志異。卷二。阿寶》:「生忽病消渴,卒?!挂卜Q為「糖尿病」、「渴病」。
《漢語大詞典》:病渴
患消渴癥。 唐 杜甫 《過南岳入洞庭湖》詩:“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無?!?宋 陸游 《和張功父見寄》:“正復(fù)悲秋如 騎省 ,可令病渴似 文園 。”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二十:“余嘗有詩云:‘……分無玉甌囊古錦,病渴 文園 只瓢飲?!?/div>
《國語辭典》:相如病渴  拼音:xiàng rú bìng kě
病渴,患有消渴疾,即今日所謂的糖尿病。相如病渴指漢代司馬相如患有消渴疾。見《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后人則以相如病渴作為罹患消渴疾的代稱。宋。呂渭老〈水龍吟。五湖春水茫?!翟~:「聞道相如病渴,念文君,白頭新句。」宋。陸游〈秋思〉詩:「相如病渴年來劇,釀酒傾家畏不供?!?/div>
《漢語大詞典》:相如渴
漢 司馬相如 患有消渴疾。后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 唐 李商隱 《漢宮詞》:“侍臣最有 相如 渴,不賜金莖露一杯?!?宋 梅堯臣 《魏文以予病渴贈(zèng)薏苡二叢植庭下走筆戲謝》詩:“媿無 相如 才,偶病 相如 渴, 潩水 有丈人,薏苡分叢茂?!?明 高啟 《贈(zèng)醫(yī)師王立方》詩:“詩人亦有 相如 渴,愿乞丹砂舊井泉?!眳㈤?span id="w7ndbhp" class="book">《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漢語大詞典》:長卿病(長卿?。?/div>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焙笠浴伴L卿病”形容文人之病。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詩:“我多 長卿 病,日夕思朝廷?!?唐 杜甫 《奉贈(zèng)蕭二十使君》詩:“不達(dá) 長卿 病,從來 原憲 貧?!币嘧鳌?長卿疾 ”。 唐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誰知 長卿 疾,歌賦不還 邛 ?!?/div>
分類:文人
《漢語大詞典》:思越
(1).心神散逸。猶言靈魂出竅。 三國 魏 吳質(zhì) 《答東阿王書》:“精散思越,惘若有失。”
(2).謂神思飛越。 南朝 宋 顏延之 《祭屈原文》:“望 汨 心欷,瞻 羅 思越。”
《漢語大詞典》:莊舄吟(莊舄吟)
見“ 莊舄越吟 ”。
《國語辭典》:莊舄越吟(莊舄越吟)  拼音:zhuāng xì yuè yín
莊舄本是戰(zhàn)國時(shí)越國人,雖然在楚國作官,但于病中,卻仍思念故國,發(fā)出越聲呻吟。
《國語辭典》:莊舄越吟(莊舄越吟)  拼音:zhuāng xì yuè yín
莊舄本是戰(zhàn)國時(shí)越國人,雖然在楚國作官,但于病中,卻仍思念故國,發(fā)出越聲呻吟。
《漢語大詞典》:越吟
戰(zhàn)國 時(shí) 越 人 莊舄 仕 楚 ,爵至執(zhí)珪,雖富貴,不忘故國,病中吟 越 歌以寄鄉(xiāng)思。事見史記·張儀列傳。 漢 王粲 《登樓賦》:“ 鐘儀 幽而 楚 奏兮, 莊舄 顯而 越 吟?!焙笠蛞杂魉监l(xiāng)憶國之情。 唐 郎士元 《宿杜判官江樓》詩:“葉落覺鄉(xiāng)夢,鳥啼驚 越 吟?!?宋 陸游 《上二府乞?qū)m祠啟》:“優(yōu)游食足,敢陳 楚 些之窮;衰疾土思,但抱 越 吟之苦。” 明 姚潛 《過舊縣再和南平韻》:“惟我耽 吳 酒,何人不 越 吟?” 魯迅 《無題》詩:“下土惟 秦 醉,中流輟 越 吟?!?/div>
《國語辭典》:不二價(jià)(不二價(jià))  拼音:bù èr jià
商人將貨物的確實(shí)售價(jià)標(biāo)明,不因人而增減?!逗鬂h書。卷八三。逸民傳。韓康傳》:「韓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家世著姓。常采藥名山,賣于長安市,口不二價(jià),三十馀年?!?/div>
《漢語大詞典》:韓康(韓康)
漢 趙岐 三輔決錄卷一:“ 韓康 ,字 伯休 , 京兆 霸陵 人也。常游名山,采藥賣於 長安 市中,口不二價(jià)者三十餘年。時(shí)有女子買藥於 康 ,怒 康 守價(jià),乃曰:‘公是 韓伯休 邪,乃不二價(jià)乎?’ 康 嘆曰:‘我欲避名,今區(qū)區(qū)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藥為?’遂遯入 霸陵山 中,博士公車連徵不至?!笔乱嘁?span id="7o7xwec" class="book">《后漢書·逸民傳·韓康》。后遂以“韓康”借指隱逸高士。亦泛指采藥、賣藥者。 南朝 陳 徐陵 《長安道》詩:“ 韓康 賣良藥, 董偃 鬻明珠?!?唐 李頎 《答高三十五留別便呈于十一》詩:“ 韓康 雖復(fù)在人間, 王霸 終思隱巖竇?!?唐 白居易 《酬夢得貧居詠懷見贈(zèng)》:“病添 莊舄 吟聲苦,貧欠 韓康 藥債多?!?清 顧炎武 《贈(zèng)鄔處士繼思》詩:“市中問 韓康 ,藥肆在何許?!?/div>
《國語辭典》:一枝春  拼音:yī zhī chūn
1.梅花。南朝宋。陸凱贈(zèng)范曄詩:「江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455' target='_blank'>黃庭堅(jiān) 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詩四首之一:「欲問江南近消息,喜君貽我一枝春。」
2.詞牌名。宋楊纘自度曲。
3.曲牌名。南曲入黃鐘宮正曲。
分類:梅花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 陸凱 與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詣 長安 與 曄 ,并贈(zèng)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 隴 頭人。 江 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焙笠蛞浴懊坊ㄊ埂睘轶A使的美稱。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不聞黃犬音,難傳紅葉詩,驛長不遇梅花使?!?/div>
分類:驛使
《漢語大詞典》:梅驛(梅驛)
驛所的雅稱。 宋 范成大 《夢玉人引》詞:“從此尊前,便頓然少箇, 江 南羇客。不忍怱怱,少駐船梅驛。” 宋 陸游 《驀山溪·送伯禮》詞:“梅驛外,蓼灘邊,只待除書看?!眳⒁姟?梅花使 ”。
分類:雅稱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 陸凱 與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詣 長安 與 曄 ,并贈(zèng)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 隴 頭人。 江 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為驛使的美稱。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不聞黃犬音,難傳紅葉詩,驛長不遇梅花使。”
分類:驛使
《漢語大詞典》:贈(zèng)遠(yuǎn)(贈(zèng)遠(yuǎn))
贈(zèng)送東西給遠(yuǎn)行的人。 元 黃清老 《古詩送王君冕歸陜西》之六:“錦囊可贈(zèng)遠(yuǎn),愧非明月珠。” 明 茅孝若 《蘇園翁》:“耒耜之餘編草屨,同革舃般堅(jiān)靭哩,贈(zèng)遠(yuǎn)輒相貽?!?/div>
《漢語大詞典》:陸凱傳情(陸凱傳情)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 陸凱 與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詣 長安 與 曄 ,并贈(zèng)花詩‘折花逢驛使,寄與 隴頭 人。 江 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焙笠蛞浴瓣憚P傳情”為詠梅之典。 宋 錢惟演 《柳絮》:“ 陸凱 傳情梅暗落, 韓憑 遺恨蝶爭飛?!?/div>
《漢語大詞典》:驛寄梅花(驛寄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宋 秦觀 《踏莎行》詞:“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cái)?shù)?!?/div>
《漢語大詞典》:驛路梅花(驛路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唐 牟融 《送范啟東還京》詩:“官橋楊柳和愁摘,驛路梅花帶雪看。”
《國語辭典》:寒灰  拼音:hán huī
1.死灰?!度龂?。卷二一。魏書。劉廙傳》:「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br />2.比喻心死。唐。韋應(yīng)物 秋夜詩二首之二:「歲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喜達(dá)行在所詩三首之一:「眼穿當(dāng)落日,心死著寒灰?!?/div>
《國語辭典》:死灰  拼音:sǐ huī
1.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比喻人頹喪或枯寂。《莊子。齊物》:「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形容顏色的慘白。《淮南子。修務(wù)》:「面若死灰,顏色黴墨?!埂读凝S志異。卷一。畫壁》:「女大懼,面如死灰。」
《國語辭典》:死灰復(fù)燃(死灰復(fù)燃)  拼音:sǐ huī fù rán
1.已經(jīng)熄滅的灰燼,又重新燃燒起來。如:「在郊外烤肉后,要確實(shí)將火苗熄滅,以免死灰復(fù)燃,引發(fā)火災(zāi)?!?br />2.比喻已經(jīng)平息的事情,又重新活動(dòng)起來。如:「盜版軟體消聲匿跡一段時(shí)間后,最近又有死灰復(fù)燃的跡象?!?/div>
《國語辭典》:死灰復(fù)然(死灰復(fù)然)  拼音:sǐ huī fù rán
西漢時(shí)韓安國犯罪入獄,受到獄卒百般凌辱。安國氣憤的說:「已冷的灰燼難道不能重新再燃燒嗎?」不久,韓安國被釋放,而且又受到朝廷的重用。見《史記。卷一○八。韓長儒傳》。后比喻失去權(quán)勢者再度掌握大權(quán),或受管制停休的事物再度興盛起來。如:「因?yàn)榫饺【喍o止的六合彩賭博,近日又死灰復(fù)然的在各地風(fēng)行起來。」也作「死灰復(fù)燎」、「死灰復(fù)燃」、「馀燼復(fù)然」。
《漢語大詞典》:灰死
(1).火灰熄滅。史記·韓長孺列傳:“ 蒙 獄吏 田甲 辱 安國 , 安國 曰:‘死灰獨(dú)不復(fù)然乎?’”后因用以為典。 唐 駱賓王 《帝京篇》:“灰死 韓安國 ,羅傷 翟廷尉 ?!?br />(2).火灰熄滅。《莊子·知北游》:“心若死灰?!敝^心境枯寂不動(dòng)。后因以“灰死”形容失意的心情。 唐 白居易 《送兄弟回雪夜》詩:“對雪畫殘灰,殘燈明復(fù)滅?;宜廊缥倚?,雪白如我髮?!?br />(3).燒死。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一:“北兵遇之,火起,亦數(shù)人灰死?!?br />(4).謂灰白無人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馬介甫:“﹝婦﹞徒跣而歸,面色灰死?!?/div>
《漢語大詞典》:灰然
(1).死灰復(fù)燃。喻死而復(fù)生。列子·黃帝:“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灰然有生矣,吾見杜權(quán)矣?!?br />(2).死灰復(fù)燃。喻失勢者重新得勢。《梁書·何敬容傳》:“君侯已得瞻望,朝夕出入禁門,醉尉將不敢呵,灰然不無其漸?!眳⒁姟?死灰復(fù)然 ”。
《國語辭典》:死灰復(fù)然(死灰復(fù)然)  拼音:sǐ huī fù rán
西漢時(shí)韓安國犯罪入獄,受到獄卒百般凌辱。安國氣憤的說:「已冷的灰燼難道不能重新再燃燒嗎?」不久,韓安國被釋放,而且又受到朝廷的重用。見《史記。卷一○八。韓長儒傳》。后比喻失去權(quán)勢者再度掌握大權(quán),或受管制停休的事物再度興盛起來。如:「因?yàn)榫饺【喍o止的六合彩賭博,近日又死灰復(fù)然的在各地風(fēng)行起來。」也作「死灰復(fù)燎」、「死灰復(fù)燃」、「馀燼復(fù)然」。
《漢語大詞典》:太常妻
后漢 周澤 為太常,虔敬宗廟,常臥疾齋宮,其妻哀其老病,窺問疾苦。 澤 大怒,以妻干犯齋禁,收送詔獄,時(shí)人譏之曰:“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言 澤 不近人情,難為其妻。見《后漢書·儒林傳下·周澤》。后用為夫妻不同居的典實(shí)。 唐 李白 《贈(zèng)內(nèi)》詩:“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 李白 婦,何異太常妻?!?寧調(diào)元 《用東坡獄中遺子由韻寄約真長沙》:“短氣共憐 元祐 黨,長齋偏有太常妻?!?/div>
《漢語大詞典》:祇園(祇園)
“祇樹給孤獨(dú)園”的簡稱。梵文的意譯。 印度 佛教圣地之一。相傳 釋迦牟尼 成道后, 憍薩羅國 的 給孤獨(dú)長者 用大量黃金購置 舍衛(wèi)城 南 祇陀太子 園地,建筑精舍,請 釋迦 說法。 祇陀太子 也奉獻(xiàn)了園內(nèi)的樹木,故以二人名字命名。 玄奘 去 印度 時(shí), 祇園 已毀。后用為佛寺的代稱。 唐 王勃 《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祇園興板蕩之悲,沙界積淪胥之痛。” 唐 白居易 《題東武丘寺六韻》:“香剎看非遠(yuǎn),祇園入始深?!?王闿運(yùn) 《衡州西禪寺碑》:“游則王國,還則祇園?!?/div>
《漢語大詞典》:給孤園(給孤園)
“ 給孤獨(dú)園 ”的省稱。亦用作佛寺的代稱。 唐 杜甫 《望兜率寺》詩:“時(shí)應(yīng)清盥罷,隨喜 給孤園 ?!?明 唐寅 《承沉徵德顧翰學(xué)置酌禪寺見招作此奉謝》詩:“今日 給孤園 共醉,古來文學(xué)士皆貧。”
《漢語大詞典》:金園(金園)
寺中園圃。 唐 李嶠 《為朝集使等上尊號表》:“攀玉署鴻鴛之議,雜金園龍象之謀?!?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喜遇薛員外乂》詩:“翛然金園賞,遠(yuǎn)近含晴光?!?王琦 注:“金園,寺中園圃也。 須達(dá)長者 欲買 祇陀 太子園為佛住處。太子戲言:‘得金布滿地中,即當(dāng)賣與。’ 須達(dá) 遂出金餅布地,周滿園中,厚及五寸,廣惟十里,買此園地,奉施 如來 ,起立精舍。后人用‘金園’事,本此。”
分類:園圃
《國語辭典》:水天一色  拼音:shuǐ tiān yī sè
語本唐。王勃 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剐稳菟煜噙B同色,遼闊無邊。宋。王質(zhì)滿江紅。生縠平鋪詞:「西江上,斗牛相射,水天一色?!埂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钢灰娝B天,天連水,水天一色,四顧無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