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605,分241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長公
官長
長镵
長存
長才
長恨
于長
偏長
寸長
長幼
云長
道長
久長
長至
興長
《漢語大詞典》:長公(長公)
(1).古人多以“長公”為字,為行次居長之意。漢書·夏侯勝傳:“ 夏侯勝 字 長公 。”漢書·韓延壽傳:“ 韓延壽 字 長公 ?!?br />(2). 宋 蘇軾 為 蘇洵 長子,其詩文渾涵光芒,雄視百代,當時尊之為“長公”。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東坡五》:“《復齋漫録》云:‘當時以 東坡 為 長公 , 子由 ( 蘇轍 )為 少公 ?!?宋 張耒 《贈李德載》詩:“ 長公 波濤萬頃海, 少公 峭拔千尋麓。” 明 焦竑 《李氏〈焚書〉序》:“ 宋 元豐 間,禁 長公 之筆墨,家藏墨妙,抄割殆盡。”
《國語辭典》:官長(官長)  拼音:guān zhǎng
1.官員的通稱。《老子》第二八章:「圣人用之,則為官長?!?br />2.舊時泛指帶兵的軍官。如:「一位官長帶著一隊士兵,在客棧里休息?!?/div>
《國語辭典》:長镵(長鑱)  拼音:cháng chán
一種翻土的農具。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一。農器。圖譜一》:「長镵,踏田器也?!L三尺馀,后偃而曲,上有橫木如拐,以兩手按之,用足踏其镵柄后跟,其鋒入土,乃捩柄以起垡也?!骨?。方苞〈左忠毅公軼事〉:「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镵,為除不潔者?!?/div>
分類:田農農具
《國語辭典》:長存(長存)  拼音:cháng cún
長久存在?!段倪x。張衡。西京賦》:「若歷世而長存,何遽營乎陵墓?」《三國演義》第六○回:「青山不老,綠水長存?!?/div>
《國語辭典》:長才(長才)  拼音:cháng cái
特出、專精的才能。如:「一展長才」。
《漢語大詞典》:長恨(長恨)
(1).猶言遺恨千古。 漢 揚雄 《劇秦美新》:“所懷不章,長恨黃泉?!?span id="w2pkdsl" class="book">《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何意老志復不從哉?萬年之日長恨矣!”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三盃取醉不復論,一生長恨奈何許。”
(2).指千古之遺恨。 南朝 宋 鮑照 《代東門行》:“長歌欲自慰,彌起長恨端。”
(3). 唐 白居易 所作《長恨歌》的略稱。 唐 白居易 《編集拙詩戲贈元九李二十》:“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div>
《韻府拾遺 陽韻》:于長(于長)
漢書藝文志:于長天下忠臣九篇。注:平陰人。
分類:于長
《漢語大詞典》:偏長(偏長)
一方面的特長。 唐 韓愈 《與袁相公書》:“又習於吏職,識時知變,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長。”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夾帶懷挾》:“或駁雜糾紛,或偏長曲技,尤不足以崇圣學而勵真才?!?/div>
分類:特長
《國語辭典》:寸長(寸長)  拼音:cùn cháng
微小的技巧才能。宋。蘇軾湖州謝上表〉:「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獨無寸長?!?/div>
《國語辭典》:寸長尺短(寸長尺短)  拼音:cùn cháng chǐ duǎn
比喻人各有其長處和短處,各有所適,各有所取。參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條。宋。秦觀 與蘇公先生簡:「比迫于衣食,彊勉萬一之遇,而寸長尺短,各有所施,鑿圓枘方,卒以不合。」
《國語辭典》:長幼(長幼)  拼音:zhǎng yòu
年長與年少?!度龂萘x》第八回:「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皆封列侯?!埂都t樓夢》第五三回:「左右兩旁設下交椅,然后又按長幼挨次歸坐受禮?!?/div>
《駢字類編》:云長(云長)
唐 杜甫 遠游 江闊浮高棟,云長出斷山。
《國語辭典》:道長(道長)  拼音:dào zhǎng
對修道者的敬稱。如:「道長今日到此,不知有何貴干?」
分類:道士敬稱
《國語辭典》:久長(久長)  拼音:jiǔ cháng
時間久遠?!段倪x。吳質。答魏太子箋》:「何意數(shù)年之閒,死喪略盡,臣獨何德,以堪久長?」《文選。陸機。嘆逝賦》:「亮造化之若茲,吾安取夫久長?」
分類:久長長久
《國語辭典》:長至(長至)  拼音:cháng zhì
1.夏至?!抖Y記。月令》:「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br />2.冬至?!短接[。卷二八。時序部。冬至》:「后魏崔浩女儀曰:『近古婦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襪于舅姑,踐長至之義也?!弧固?。白居易 冬至宿楊梅館詩:「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行人?!?/div>
分類:夏至白晝
《國語辭典》:長日(長日)  拼音:cháng rì
1.夏至?!顿Y治通鑒。卷二四九。唐紀六十五。宣宗大中十二年》:「吾聞遠詩云:『長日惟消一局棋。』安能理人!」
2.冬至。《禮記。郊特性》:「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div>
《漢語大詞典》:興長(興長)
猶提倡,助長。《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供用奉身,皆有節(jié)度,奇服異器,不宜興長?!?/div>
分類:提倡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