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試問(試問)  拼音:shì wèn
請問,為懷疑之詞。如:「試問古今人能免此陋習否?」
《漢語大詞典》:獨對(獨對)
(1).單獨召見問對。新唐書·蔣伸傳:“ 宣宗 雅信愛 伸 ,每見必咨天下得失…… 伸 三起三留,﹝帝﹞曰:‘他日不復獨對卿矣?!?伸 不諭,未幾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 昭槤 嘯亭雜錄·用傅文忠:“ 傅文忠 為椒房懿親,人實勤謹,故特命晚間獨對,復賞給黃帶,四團龍補服?!?span id="10ugtq0" class="book">《清史稿·文祥傳》:“ 英 法 聯(lián)軍犯 天津 , 僧格林沁 密疏請幸 熱河 。 文祥 ……力持不可,偕廷臣言之,復請獨對?!?br />(2).獨自面對;單獨相對。 清 劉獻廷 《和異君看梅之作》:“佳游深寤寐,獨對真徘徊?!?茅盾 《色盲》:“﹝ 林白霜 ﹞和青年女子獨對,而且在一個汽車里,這在他還是第一次,雖然不至于手足無措,確有幾分彷徨無主了?!?/div>
《國語辭典》:引對(引對)  拼音:yǐn duì
皇帝召見臣子使之對答?!端问?。卷二四。高宗本紀一》:「未經上殿臣僚,令三省審察,然后引對?!顾?。陸游福建到任謝表〉:「首蒙引對,面錫殊科?!?/div>
《國語辭典》:請罪(請罪)  拼音:qǐng zuì
1.問罪?!稌?。湯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請罪有夏?!埂蹲髠?。僖公二年》:「敢請假道,以請罪于虢?!?br />2.承認己過,自請?zhí)幏?。《后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傳。王烈傳》:「盜請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彥方知也?!弧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兩親家兩親媽,各自請罪,認個悔氣,都道一樁事完了。」
3.請求免罪。《資治通鑒。卷五十四。漢紀四十六?;傅垩屿涠辍罚骸笟q時貢獻,皆先輸上第于冀,乘輿乃其次焉。吏民赍貨求官、請罪者,道路相望。」
《漢語大詞典》:貴職(貴職)
(1).貴官的標志。后漢書·輿服志下:“ 趙武靈王 效 胡 服,以金璫飾首、前插貂尾為貴職?!?br />(2).高貴的職位。南史·恩倖傳·茹法珍:“自 江祏 、 始安王遙光 等誅后,及左右應敕捉刀之徒并專國命,人間謂之刀敕,權奪人主。都下為之語曰:‘欲求貴職依刀敕,須得富豪事御刀。’” 明 孟稱舜 《眼兒媚》第四折:“大人高除貴職,小官只合參拜?!?br />(3).動問對方官職的敬語。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接望》:“[生云]大人貴職?[末]下官 天平 節(jié)度監(jiān)軍?!?/div>
《漢語大詞典》:例對(例對)
謂循例召臣下問對。《資治通鑒·唐德宗建中四年》:“雖復例對使臣,別延宰輔,既殊師錫,且異公言?!?胡三省 注:“例對使臣,謂功臣節(jié)度及諸軍使待制者,得隨例以次對也?!?/div>
《國語辭典》:興師問罪(興師問罪)  拼音:xīng shī wèn zuì
出兵討伐有罪的人。后亦指宣布他人罪狀,嚴加譴責?!对?。卷一四九。郭寶玉傳》:「宋人羈留我使,宜興師問罪?!埂度龂萘x》第一一四回:「今幸將軍興師問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來降?!挂沧鳌概d師見罪」。
《國語辭典》:當面對質(當面對質)  拼音:dāng miàn duì zhí
面對面的互相質問對答。如:「既然兩方所言不一致,只好請他們當面對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