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2
詞典
4
分類詞匯
18
共22,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詞典
問罪
問罪師
問罪之師
興師問罪
分類詞匯
按罪
降罪
訊罪
責(zé)言
降責(zé)
逮問
檢問
詰誅
裁問
問擬
責(zé)書
《國語辭典》:
問罪(問罪)
拼音:
wèn zuì
1.指出對方的罪狀而加以責(zé)備或討伐。如:「興師問罪」?!端鍟?。卷四。煬帝紀(jì)下》:「況乎甘野誓師,夏開承大禹之業(yè),商郊問罪,周發(fā)成文王之志?!?br />2.審問罪犯以定罪?!度龂萘x》第一回:「遣中郎將董卓來代將我兵,取我回京問罪?!?/div>
分類:
問罪
宣布
罪狀
譴責(zé)
聲討
《漢語大詞典》:
問罪師(問罪師)
見“ 問罪之師 ”。
《國語辭典》:
問罪之師(問罪之師)
拼音:
wèn zuì zhī shī
稱討伐犯錯者的隊伍或前來責(zé)難的人。《舊唐書。卷六九。侯君集傳》:「天子以高昌驕慢無禮,使吾恭行天罰,今襲人于墟墓之間,非問罪之師也?!埂读凝S志異。卷一○。葛巾》:「日已向辰,喜無問罪之師,心漸寧貼?!?/div>
分類:
討伐
犯罪
前來
責(zé)問
軍隊
人
《國語辭典》:
問罪之師(問罪之師)
拼音:
wèn zuì zhī shī
稱討伐犯錯者的隊伍或前來責(zé)難的人?!杜f唐書。卷六九。侯君集傳》:「天子以高昌驕慢無禮,使吾恭行天罰,今襲人于墟墓之間,非問罪之師也?!埂读凝S志異。卷一○。葛巾》:「日已向辰,喜無問罪之師,心漸寧貼?!?/div>
分類:
討伐
犯罪
前來
責(zé)問
軍隊
人
《國語辭典》:
興師問罪(興師問罪)
拼音:
xīng shī wèn zuì
出兵討伐有罪的人。后亦指宣布他人罪狀,嚴(yán)加譴責(zé)。《元史。卷一四九。郭寶玉傳》:「宋人羈留我使,宜興師問罪。」《三國演義》第一一四回:「今幸將軍興師問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來降?!挂沧鳌概d師見罪」。
分類:
發(fā)兵
聲討
指責(zé)
責(zé)問
問對
朝廷
《漢語大詞典》:
按罪
問罪;治罪。
《宋史·河渠志六》
:“水仍為害,未嘗究實按罪,反蒙推賞,何以厭塞百姓怨咨?”
分類:
問罪
治罪
《國語辭典》:
降罪
拼音:
jiàng zuì
怪罪且施懲罰?!堆θ寿F征遼事略》:「我聞張士貴賴功者,皆匹夫所教。殺了這匹夫,去見元帥,只言陣前殺了,不能降其罪?!?/div>
分類:
問罪
評劇
《漢語大詞典》:
訊罪(訊罪)
問罪。 明 呂天成
《齊東絕倒》
第四出:“非是我辭尊位,也都因犯法曹,為官的訊罪難虛料,為君的御眾難私抝,為兒的愛父難推調(diào)。”
分類:
問罪
《漢語大詞典》:
責(zé)言(責(zé)言)
責(zé)備,問罪。
《
左傳·僖公十五年
》
:“西鄰責(zé)言,不可償也?!?杜預(yù) 注:“將嫁女於西,而遇不吉之卦,故知有責(zé)讓之言,不可報償?!?span id="s4ebtme" class="book">《洪秀全演義》第三回:“大人辦了一個商人,卻因外國責(zé)言,被朝廷降罪?!?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
卷二:“各國領(lǐng)事屢有責(zé)言,致煩辨論?!?/div>
分類:
責(zé)備
問罪
《漢語大詞典》:
降責(zé)(降責(zé))
降職問罪。 范文瀾 蔡美彪 等
《中國通史》
第四編第一章第四節(jié):“邪類五百馀人,都加降責(zé)。”
分類:
降職
問罪
四節(jié)
《漢語大詞典》:
逮問(逮問)
逮捕問罪。
《
明史·宦官傳二·陳增
》
:“二十四年, 增 始至 山東 ,即劾 福山 知縣 韋國賢 ,帝為逮問削職。”
《
清史稿·世宗紀(jì)
》
:“副將軍 石云倬 坐不遮擊,逮問?!?/div>
分類:
逮捕
問罪
《漢語大詞典》:
檢問(檢問)
(1).查問。
《
太平御覽
》
卷三六四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 弼 坐,自陳説良久,并遣人至府檢問,方信。”
(2).也謂查察問罪。
《
陳書·侯安都傳
》
:“部下將帥,多不遵法度,檢問收攝,則奔歸 安都 ?!?/div>
分類:
查問
查察
問罪
《漢語大詞典》:
詰誅(詰誅)
問罪并懲罰。
《
禮記·月令
》
:“﹝孟秋之月﹞詰誅暴慢,以明好惡?!?鄭玄 注:“詰,謂問其罪,窮治之也?!?唐
元稹
《苦雨》
詩:“自顧方濩落,安能相詰誅?”
分類:
問罪
懲罰
《漢語大詞典》:
裁問(裁問)
制裁問罪。
《
梁書·武帝紀(jì)下
》
:“應(yīng)是緣邊初附諸州部內(nèi)百姓,先有負罪流亡,逃叛入北,一皆曠蕩,不問往諐,并不得挾以私讎而相報復(fù)。若有犯者,嚴(yán)加裁問。”
分類:
制裁
問罪
《漢語大詞典》:
問擬(問擬)
審問罪犯,擬定罪刑。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問擬》
:“問擬者,問其所犯之由,而擬其罪也?!?/div>
分類:
審問
問罪
罪犯
定罪
罪刑
《漢語大詞典》:
責(zé)書(責(zé)書)
問罪的書信。 唐
玄奘
《
大唐西域記·呾叉始羅國
》
:“歲月雖淹,繼室彌怒,詐發(fā)制書,紫泥封記,候王眠睡,竊齒為印,馳使而往,賜以責(zé)書。”
分類:
問罪
書信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