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58,分38頁(yè)顯示  上一頁(yè)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yè)
詞典(續(xù)上)
雕刓
鷹雕
云雕
靡雕
雕蟲手
雕鷲
雕偽
雕鵲
雕礱
貫雕
大雕
雕板
雕煥
雕面
雕傷
《漢語大詞典》:雕刓(彫刓)
(1).刁頑。舊唐書·錢徽傳:“兵興已來,人散久矣,始欲導(dǎo)之以德,不欲驅(qū)之以刑。然而信有未孚,理有未至,曾無恥格,益用雕刓?!?br />(2).雕琢刻鏤。 元 揭傒斯 《贈(zèng)髤者黃生》詩(shī):“髤餙肇有虞,大樸已雕刓。紛紛百代下,巧密何多端。”
彫刓:傷殘損失。新唐書·李抱真?zhèn)?/a>》:“ 抱真 策 山東 有變, 澤潞 兵所走集,乘戰(zhàn)伐后,賦重人困,軍伍彫刓,乃籍戶三丁擇一,蠲其傜租,給弓矢,令閑月得曹偶習(xí)射。”
《駢字類編》:鷹雕(鷹雕)
唐 元稹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 其六 馴犀 獸返深山鳥搆巢,鷹雕鷂鶻無羈鞅。
《漢語大詞典》:云雕(雲(yún)雕)
空中的雕鳥。 唐 溫庭筠 《經(jīng)五丈原》詩(shī):“鐵馬云雕久絶塵,柳陰高壓 漢 營(yíng)春?!?/div>
分類:空中
《漢語大詞典》:靡雕(靡彫)
凋敝。 唐 韓愈 《劉統(tǒng)軍碑》:“ 楊琳 為橫, 巴蜀 靡彫,公由游寄,單船諭招?!?/div>
分類:凋敝
《漢語大詞典》:雕蟲手(雕蟲手)
指擅長(zhǎng)詩(shī)文的人。 朱祖謀 《望江南》詞:“雕蟲手,千古亦才難。”參見“ 雕蟲篆刻 ”。
《國(guó)語辭典》:雕蟲篆刻(雕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è
雕琢蟲書,篆寫刻符。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空雕蟲篆刻,綴斷簡(jiǎn)殘編。」也作「彫蟲篆刻」。
《漢語大詞典》:雕鷲(雕鷲)
即雕.鳥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西北四十步,復(fù)有一石窟, 阿難 坐禪處。夭魔 波洵 ,化作雕鷲,恐 阿難 佛以神力隔石舒手,摩 阿難 肩,怖即得止,鳥跡手孔悉存,故曰雕鷲窟也。”
分類:鳥名
《漢語大詞典》:雕偽(雕僞,彫僞)
矯飾,做作。 晉 葛洪抱樸子·君道:“不使敦樸散於雕偽,不使一體澆於二端?!?唐 楊炯 《益州新都縣學(xué)碑》:“路無遺亡,器不雕偽。” 前蜀 貫休 《茫茫曲》:“未達(dá)苦雕偽,及達(dá)多不仁?!?
彫僞:虛飾,浮華。晉書·郤詵傳:“ 周 當(dāng)二代之流,承彫偽之極,盡禮樂之致,窮制度之理,其文詳備, 仲尼 因時(shí)宜而曰從 周 ,非殊論也?!?
《韻府拾遺 藥韻》:雕鵲(雕鵲)
沈叔安七夕詩(shī):雕鵲填河已作梁。
《漢語大詞典》:雕礱(雕礱)
猶刻畫。 唐 劉禹錫 《董氏武陵集記》:“鍛鍊元本,雕礱羣形?!?/div>
分類:刻畫
《分類字錦》:貫雕(貫雕)
隋書長(zhǎng)孫晟傳:宣帝時(shí),突厥攝圖請(qǐng)婚于周,遣晟副汝南公宇文神慶,送千金公主至其牙,前后使人數(shù)十輩,攝圖多不禮,見晟而獨(dú)愛焉。每共游獵,留之竟歲。嘗有二雕飛而爭(zhēng)肉,因以兩箭與晟曰:請(qǐng)射取之。晟乃彎弓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fā)而雙貫焉。
分類:奉使
《駢字類編》:大雕(大雕)
宋 韓琦 答孫植太博后園宴射 大雕盤空不輕搏,老狐仰視肝膽裂。
《漢語大詞典》:雕板
在木板上雕刻圖文,作為印刷之底版。 清 姚鼐 《孫淵如觀察萬卷裝圖》詩(shī):“自興雕板易鈔胥,市冊(cè)雖多亂魯魚?!?/div>
《漢語大詞典》:雕煥(彫煥)
形容光彩鮮麗。 南朝 宋 謝惠連 《秋懷》詩(shī):“金石終銷毀,丹青暫雕煥。”
彫煥:謂彩繪生輝。 南朝 宋 謝惠連 《秋懷》詩(shī):“頽魄不再圓,傾羲無兩旦;金石終消毀,丹青暫彫煥。”
《漢語大詞典》:雕面
(1).如雕之面目。比喻面目猙獰、猥瑣。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王昭遠(yuǎn) ﹞謂 昊 曰:‘吾之是行,何止克敵,當(dāng)領(lǐng)此二三萬雕面惡少兒,取中原如反掌爾!’” 黃人 《〈小說林〉發(fā)刊詞》:“上自建牙張翼之尊嚴(yán),下迄雕面粥容之瑣賤,眡沫一卷,而不忍遽置者,小説也。”
(2).用漆皮刻的馬首裝飾物。隋書·禮儀志五:“朱輅、黃輅、白輅、玄輅,皆雕面,鷖總?!痹ⅲ骸翱唐犴f為當(dāng)顱?!?/div>
《漢語大詞典》:雕傷(雕傷,彫傷)
凋傷,死亡。 清 顧炎武 《關(guān)中雜詩(shī)》:“徂謝良朋盡,雕傷節(jié)士空。”
彫傷:1.凋敝,匱乏。后漢書·翟酺傳:“斂天下之財(cái),積無功之家,帑藏單盡,民物彫傷,卒有不虞,復(fù)當(dāng)重賦百姓,怨叛既生,危亂可待也?!?br />(2).凋喪,喪亡。三國(guó)志·魏志·文帝紀(jì)“初,帝好文學(xué)”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帝初在東宮,疫癘大起,時(shí)人彫傷,帝深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