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倒裝(倒裝)  拼音:dào zhuāng
在語文中,為了某種修辭需要,刻意顛倒文法上的順序。如唐朝王維的〈山居秋暝〉詩「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即為「竹喧浣女歸,蓮動漁舟下」的倒裝。也作「倒置」。
《漢語大詞典》:淩躐
超越;超出尋常順序。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論語下:“為學一凌躐便易怨天,一輕浮便易尤人。” 清 李鴻章 《置辦外國鐵廠機器折》:“其鑄錢、織布、挖河、犂田諸器,雖可仿製,但其法式同中有異,觸類引伸,尚須考究;尤當權其輕重緩急,庶不致凌躐無序?!?清 俞樾 群經(jīng)平議·儀禮二“乃陳幣”:“入門之后,公與賓每門每曲揖,介與擯皆在后鴈行,則羣有司亦不得凌躐而前?!?/div>
《漢語大詞典》:列敘
(1).依次敘述。 晉 王羲之 《蘭亭集序》:“列敘時人,録其所述?!?br />(2).按照順序排列。宋書·后妃傳序:“后宮列敘,準尚書令,銓六宮?!?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54673' target='_blank'>《宋史·樂志十三》:“凝旒在御,列敘爰分。”
《漢語大詞典》:緁獵(緁獵)
次序;先后順序。漢書·揚雄傳上:“徽車輕武,鴻絧緁獵?!?顏師古 注:“緁獵,相差次也?!?/div>
《國語辭典》:琶音  拼音:pá yīn
音樂名詞。將同一和弦的音,依上行或下行順序先后演奏出之和弦音。
《漢語大詞典》:分敘(分敍)
分別順序、次第。《晉書·律歷志上》:“是故郊祀朝宴,用之有制,歌奏分敍,清濁有宜。”
《漢語大詞典》:等敘
(1).定等級次序。周禮·春官·巾車:“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辨其用與其旗物而等敘之,以治其出入?!?br />(2).指等級順序。孟子·滕文公上“長幼有敘” 宋 孫奭 疏:“長幼有等敘。”
《漢語大詞典》:次主
猶主次。指尊卑先后的順序。國語·楚語下:“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而為之牲器時服。”國語·楚語下:“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時之生,犧牲之物……次主之度?!?韋昭 注:“疏數(shù)之度。”
《國語辭典》:編號(編號)  拼音:biān hào
1.排列號數(shù)。如:「這些試卷編號之后便加上彌封,送交閱卷老師?!?br />2.編定的號數(shù)。如:「個人身分證統(tǒng)一編號」。
《漢語大詞典》:親秩(親秩)
按親戚親疏血統(tǒng)遠近所定的順序。《后漢書·質帝紀》:“其令 恭陵 次 康陵 , 憲陵 次 恭陵 ,以序親秩,為萬世法。”
《漢語大詞典》:鼠尾帳(鼠尾帳)
按一定順序排列的帳目。宋史·趙開傳:“減 蒲江 六井 元符 至 宣和 所增鹽額,列其次第,謂之鼠尾帳?!?/div>
《漢語大詞典》:表次
列表排列順序。史記·十二諸侯年表 唐 司馬貞 索隱述贊:“ 太史 表次,抑有條理。起自共和,終於 孔子 ?!?/div>
《漢語大詞典》:七曜歷(七曜曆)
以日、月和五星紀日的歷法。我國通行順序為日、月、火、水、木、金、土,周而復始。始于古代 巴比倫 (一說始于古代 埃及 )。我國四世紀時曾有此法。八世紀時摩尼教徒又由 中亞 康國 傳入我國。新唐書·藝文志三載有 吳伯善 《陳七曜歷》五卷。 敦煌 發(fā)現(xiàn)的歷書和占星術著作亦有用七曜歷者。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坐知七曜歷,手畫三軍勢?!?/div>
《漢語大詞典》:授木
授位予木德;授位自木德。古代認為帝王的傳授依五行相生的順序進行。《春秋保乾圖》:“黑帝治八百歲,運極而授木;蒼帝七百二十歲而授火。”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赫矣 高祖 ,肇載天祿……慶云應輝,皇階授木?!?李善 注:“言 漢 之歷運,為 周 木德所授也?!眳⒁姟?五行相生 ”。
《漢語大詞典》:五行相生
我國古代“五行”說所謂木、火、土、金、水五者互相生成。其順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義:“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終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運次:“自古帝王五運之次,凡二説。 鄒衍 則以五行相勝為義, 劉向 則以五行相生為義?!?陳遵媯 《中國天文學史》第二編第二章二:“五行相生,五行相勝諸說,盛行于 漢 魏 ,流傳到 唐 宋 尤以陰陽五行為金科玉律?!?/div>
《國語辭典》:排行榜  拼音:pái háng bǎng
為某項目的,經(jīng)調查統(tǒng)計方式,把結果依前后順序列出的名單。如:「流行歌曲排行榜」、「暢銷書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