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乘具
騎馬的用具。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馬并傘啟》:“垂賚紫騮馬并銀釘、乘具、紫紬繖一張。”北史·魏紀(jì)三·孝文帝紀(jì):“其御府衣服……太僕乘具、內(nèi)庫弓矢,出其太半。”
分類:騎馬用具
《漢語大詞典》:驏騎(驏騎)
謂不用鞍子騎馬。 唐 令狐楚 《少年行》之一:“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四章:“跟著我學(xué)了一點(diǎn),也能夠驏騎烈馬?!?/div>
分類:鞍子騎馬
《漢語大詞典》:馳乘(馳乘)
騎馬疾行。 唐 司空圖 《烈婦傳》:“里人列狀于府,賚之酒帛,醫(yī)亦馳乘而至,幾死者數(shù)矣。”
《漢語大詞典》:六廄
古制天子有馬六廄。漢曰:未央、承華、騊駼、騎馬、輅軨、大廄,馬皆萬匹。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顏師古注引《漢舊儀》。唐曰:左飛、右飛、左萬、右萬、東南內(nèi)、西南內(nèi)。見《新唐書。百官志二》。
《國語辭典》:懸癰(懸癰)  拼音:xuán yōng
生于會陰的癰。初期微癢多痛,后熱腫而潰爛,變成瘡勞。也稱為「坐馬癰」。
《漢語大詞典》:傳騎(傳騎)
驛站傳遞音信命令的騎馬的使者。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齊景公 游 少海 、傳騎從中來謁曰:‘ 嬰 疾甚,且死,恐公后至?!?span id="6obtldk" class="book">《新唐書·吐蕃傳下》:“會飛鳥使至,召其軍還,遂引去。飛鳥,猶傳騎也?!?宋 張先 《勸金船》詞:“翰閣遲歸來傳騎,恨留駐難久?!?/div>
《漢語大詞典》:胡帽
唐 代婦女騎馬外出時所著不障面之帽。舊唐書·輿服志:“ 開元 初,從駕宮人騎馬者,皆著胡帽,靚粧露面,無復(fù)障蔽。士庶之家,又相倣效,帷帽之制,絶不行用?!?/div>
《漢語大詞典》:騎寇(騎寇)
騎馬入侵之寇。管子·小匡:“中救 晉公 ,禽 狄王 ,敗 胡貉 ,破 屠何 ,而騎寇始服?!?尹知章 注:“北 狄 以騎為寇?!?/div>
分類:騎馬入侵
《漢語大詞典》:踏鐙(踏鐙)
(1).立在馬鐙上。《水滸傳》第七八回:“只聽得兩軍吶喊喝采,果是馬軍踏鐙抬身看,步卒掀盔舉眼觀。”
(2).即馬鐙。掛在馬鞍子兩旁供騎馬人踏腳的東西。 沙汀 《闖關(guān)》十四:“ 余明 已經(jīng)理好那匹汗水剛剛干透的小紅馬的佩帶,只等把腳套進(jìn)踏鐙。”
(3).指車沿的踏板一類裝置。《海上花列傳》第八回:“出至 尚仁里 口,見是兩把皮篷車,自向前面一把坐了。隨后 趙 家娒提銀水煙筒前行, 翠鳳 挈著 金鳳 緩緩而來,去后面坐了那一把。 高升 也踹上車后踏鐙?!?br />(4).踏燈,賞燈。 清 顧祿 清嘉錄·燒十廟香:“ 厲樊榭 《武林踏鐙》詞云:‘鬧蛾樷里斗新糚,去點(diǎn) 吳山 十廟香?!?/div>
《漢語大詞典》:乘屬(乘屬)
古時騎馬護(hù)衛(wèi)車駕的官屬。《漢書·武帝紀(jì)》:“翌日,親登 嵩高 ,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顏師古 注:“ 服虔 曰:‘屬,官屬也?!?如淳 曰:‘《漢儀注》御史亦有屬?!?晉灼 曰:‘天子出,御史除二人為乘曹,護(hù)車駕?!?/div>
《國語辭典》:報馬(報馬)  拼音:bào mǎ
騎馬傳遞消息的人,后也用以謔稱密告者、通風(fēng)報信者?!端疂G傳》第五五回:「卻說梁山泊遠(yuǎn)探報馬,徑到大寨,報知此事?!埂妒幙苤尽返诙呕兀骸钢灰娨或T報馬飛到,乃是清真山馬元的差人,呈上雞毛文書一角?!埂独蠚堄斡洝返谝蝗兀骸傅搅耸睦?,只見那埝上的報馬,來來往往,一會一匹,一會一匹。」
《漢語大詞典》:竦轡(竦轡)
縱轡。謂騎馬。太平廣記卷一五四引 唐 溫畬 《續(xù)定命錄·李顧言》:“ 顧言 竦轡而東,見省東南北街中,有一人挈小囊,以烏紗蒙首北去?!?/div>
分類:騎馬
《漢語大詞典》:連策(連策)
謂騎馬并行。策,馬鞭。 唐 司空曙 《送曹三同猗游山寺》詩:“山蹋青蕪盡,涼秋古寺深。何時得連策,此夜更聞琴?!?/div>
《漢語大詞典》:馬禁(馬禁)
限制騎馬、買賣馬的禁令。新唐書·魏元忠傳:“又弛天下馬禁,使民得乘大馬,不為數(shù)限,官籍其凡,忽使得隱?!?span id="beu6hum" class="book">《宋史·外國傳五·占城》:“ 淳熙 二年,嚴(yán)馬禁,不得售外蕃。”
《漢語大詞典》:馬差(馬差)
專門騎馬傳送文件的差役。《新華月報》1962年第3期:“在 天津 ??诜鈨銎陂g, 北京 使館的郵件必須改道,用馬差在 北京 和 鎮(zhèn)江 兩處之間往來投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