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天氣新
  
丞相嗔狂
 
青鳥下紅巾
 
曲江水邊麗人
 
休嗔我近前
 
炙手成熱
 
紅巾鳥飛銜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tài)濃意遠(yuǎn)淑且真,肌理細(xì)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畫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案:烏合反。】葉垂鬢唇【翠微??垂鬢唇】【翠為?葉垂鬢唇】【翠為??垂鬢唇】。背后何所見【身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wěn)稱身【珠壓腰襻穩(wěn)稱身】【珠壓腰肢穩(wěn)稱身】。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峰出翠釜【紫駝之珍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鑾刀縷切空紛綸【鑾刀縷切坐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luò)繹送八珍【御廚絲絡(luò)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簫管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賓從合遝實要津】。后來鞍馬何逡巡,當(dāng)軒下馬入錦茵【當(dāng)?shù)老埋R入錦茵】。楊花雪落覆【案:音副?!堪滋O,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炙手可熱世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慎莫向前丞相嗔】【案:明皇每年十月幸華清宮。楊國忠姊妹五家扈從。每家為一隊。著一色衣。五家合隊。照映如百花之煥發(fā)。燦爛芳馥于路。而國忠私于虢國。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蚵?lián)鑣方駕。不施幃幔。同入禁中。】。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崔元略列傳·(子)崔鉉(崔鉉子)崔沆〉~4974~
鉉所善者鄭魯、楊紹復(fù)、段瑰、薛蒙,頗參議論,時語曰:「鄭、楊、段、薛,炙手可熱;欲得命通,魯、紹、瑰、蒙。」帝聞之,題于扆。
典故
千山鳥飛絕
 
千蹊萬徑行蹤滅
 
千山絕影飛禽怕
 
一蓑獨釣絲千尺
 
飛鳥千山絕
 
野鳥千山飛絕


《全唐詩》卷三百五十二〈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駢字類編》:鳥飛(鳥飛)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唐 岑參 寄左省杜拾遺 白發(fā)悲花落,青云羨鳥飛。
宋 趙師秀 呈蔣薛二友 鳥飛竹葉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
宋 樓鑰 求仲抑招游山歸途遇雨 濛濛山雨來,歸仆鳥飛急。
宋 許月卿 甥館 其三 鳥飛林不夜,蝶夢路無人。
分類:鳥飛
《分類字錦》:魚入鳥飛(魚入鳥飛)
莊子: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釋文:麗姬,崔本作西施。
分類:美婦人
《國語辭典》:鳥舉(鳥舉)  拼音:niǎo jǔ
鳥類飛翔。比喻行動快速。《漢書。卷六四上。主父偃傳》:「夫匈奴無城郭之居,委積之守,遷徙鳥舉,難得而制?!?/div>
分類:鳥飛定處
《國語辭典》:王母  拼音:wáng mǔ
1.神話傳說中的女神。漢。張衡〈思玄賦〉:「聘王母于銀臺兮,羞玉芝以療饑?!鼓铣?。顏延之赭白馬賦〉:「覲王母于昆墟,要帝臺于宣岳。」參見「西王母」條。
2.祖母?!稜栄?。釋親》:「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為王母?!?br />3.官妓。元。楊顯之《酷寒亭》楔子:「我當(dāng)了三年王母,如今納了官衫帔子,改嫁良人去也。」
《國語辭典》:聯(lián)翩(聯(lián)翩)  拼音:lián piān
1.形容接連不斷。南朝宋。謝靈運阮瑀〉詩:「金羈相馳逐,聯(lián)翩何窮已?」唐。杜甫贈左仆射鄭國公嚴(yán)公武〉詩:「聯(lián)翩收二京,西郊牛酒再。」宋。辛棄疾 菩薩蠻。青山欲共高人語詞:「青山欲共高人語,聯(lián)翩萬馬來無數(shù)。」
2.鳥飛的樣子。如:「眾鳥聯(lián)翩舞春風(fēng)。」唐。張鷟《游仙窟》:「雙燕子,聯(lián)翩幾萬回。強知人是客,方便惱他來?!?/div>
《國語辭典》:頡頏(頡頏)  拼音:xié háng
1.鳥飛上飛下,跳躍的樣子?!段倪x。張衡。歸田賦》:「交頸頡頏,關(guān)關(guān)嚶嚶。」《聊齋志異。卷一。王成》:「進(jìn)退頡頏,相持約一伏時,玉鶉漸懈。」
2.不相上下?!稌x書。卷九二。文苑傳。序》:「頡頏名輩,并綜采繁縟?!姑鳌@钣瘛墩蓟返诙觯骸感远却质韬婪?,與劉伶伯仲,阮籍頡頏。」
3.剛直傲慢?!段倪x。夏侯湛。東方朔畫贊》:「茍出不可以直道也,頡頏以傲世。」
4.奇特的言辭?!段倪x。揚雄。解嘲》:「是故鄒衍以頡頏而取世資。」
《漢語大詞典》:頡亢(頡亢)
見“ 頡頏 ”。
《漢語大詞典》:鳥跡(鳥跡)
亦作“ 鳥跡 ”。
(1).鳥的爪印。《孟子·滕文公上》:“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宋 司馬光 《夏日西齋書事》詩:“小院地偏人不到,滿庭鳥跡印蒼苔?!?清 曾國藩 《致劉孟容書》:“古圣觀天地之文,獸迮鳥跡而作書契。”
(2).鳥飛空中,了無痕跡。比喻物無實體。 晉 僧肇 寶藏論·廣昭空有品:“實彼非此,實此非彼,鳥跡空文,奇特以現(xiàn)?!?br />(3).指鳥篆。 漢 蔡邕 《隸勢》:“鳥跡之變,乃惟佐隸。蠲彼繁文,崇此簡易?!?唐 白居易 《雞距筆賦》:“挫萬物而人文成,草八行而鳥跡落?!?明 張煌言 《建夷宮詞》之九:“笑殺 鐘 王 空妙筆,而今鳥跡是同文?!眳⒁姟?鳥篆 ”。
《國語辭典》:鳥篆(鳥篆)  拼音:niǎo zhuàn
1.似鳥形的古篆字。參見「鳥蟲書」條?!逗鬂h書。卷六○下。蔡邕傳》:「本頗以經(jīng)學(xué)相招,后諸為尺牘及工書鳥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數(shù)十人?!?br />2.形似篆文的鳥跡。宋。陸游 新涼書事詩:「臥看鳥篆印蒼苔,窗戶涼生亦樂哉?!?/div>
《漢語大詞典》:奮迅(奮迅)
(1).形容鳥飛或獸跑迅疾而有氣勢。爾雅·釋畜“絶有力,奮” 晉 郭璞 注:“諸物有氣力多者,無不健自奮迅,故皆以名云?!?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三:“馬即能起,奮迅嘶鳴,飲食如常?!?唐 劉禹錫 《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詩:“猜鷹屢奮迅,驚麏時跼跳?!?宋 蘇軾 《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干馬》:“龍膺豹股頭八尺,奮迅不受人間羈?!?趙樸初 《壽陽曲·錫蘭紀(jì)游》:“ 僧伽羅 奮迅獅兒多健武,卻別有一股媚嫵?!?br />(2).精神振奮,行動迅速。后漢書·耿純傳:“大王以龍虎之姿,遭風(fēng)云之時,奮迅拔起,期月之間兄弟稱王?!?唐 王維 《老將行》:“ 漢 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金 元好問 《入濟源寓舍》詩:“奮迅舊嫌扶老杖,龍鐘今屬負(fù)暄墻。” 陳毅 《雪夜行軍》詩:“沖破黑夜,奮迅行軍?!?br />(3).振起。 漢 揚雄 《劇秦美新》:“會 漢祖 龍騰 豐 沛 ,奮迅 宛 葉 。”晉書·謝安傳:“繕甲俟會,思更奮迅?!?span id="ad6cjm5" class="book">《明史·袁崇煥傳》:“顧勇猛圖敵,敵必讎;奮迅立功,眾必忌?!?/div>
《國語辭典》:鳥散(鳥散)  拼音:niǎo sàn
比喻人群向四方紛亂離散?!稘h書。卷六四上。嚴(yán)朱吾丘主父徐嚴(yán)終王賈傳。主父偃》:「夫匈奴,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景,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竊危之?!埂吨軙?。卷三六。列傳。段永》:「此賊既無城柵,唯以寇抄為資,安則蟻聚,窮則鳥散,取之在速,不在眾也。」
分類:鳥飛飛散
《國語辭典》:翔集  拼音:xiáng jí
1.群鳥飛翔,留止于一處。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2.詳察而采輯。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風(fēng)骨》:「若夫镕鑄經(jīng)典之范,翔集子史之術(shù)?!?/div>
《漢語大詞典》:退飛(退飛)
亦作“ 退蜚 ”。
(1).謂鳥飛遇風(fēng)而退縮不進(jìn)。《春秋·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飛過 宋 都?!?杜預(yù) 注:“鷁,水鳥,高飛遇風(fēng)而退。”史記·宋微子世家:“六鶂退蜚,風(fēng)疾也。”后用以比喻畏縮后退。 隋 伊式 《送晉熙公別詩》:“ 太行 君失路,扶搖我退飛。”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濫波國:“﹝王﹞乃招集異學(xué)德業(yè)高深者百人……重下令曰:‘外道論師并俊英也,沙門法眾宜善宗義,勝則崇敬佛法,負(fù)則誅戮僧徒?!妒?如意 詰諸外道,九十九人已退飛矣;下席一人,視之蔑如也?!?唐 黃滔 《答陳磻隱論詩書》:“是時 張喬 、 許彬 、 林希 、 劉皆 咸有詩名,而退飛不已?!?br />(2).比喻落榜不中。 宋 宋乂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夢兆門中·魏清除代》:“ 魏清 累舉進(jìn)士未第,逼春闈,夢一烏衣云:‘ 魏公 勉旃,將來當(dāng)同 陳皋 。’蓋 皋 幾八舉。是歲第五人 喬舜 座下及第,而 清 復(fù)退飛。”
《漢語大詞典》:鸞翔(鸞翔)
(1).鸞鳥飛翔。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圖贊·南山經(jīng)·鸞鳥》:“鸞翔 女牀 ,鳳出 丹穴 。”
(2).比喻飛黃騰達(dá)。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 應(yīng)侯 韜奇於溺簀,不妨其鸞翔而鳳起也?!?/div>
《漢語大詞典》:交交
(1).鳥鳴聲。《詩·秦風(fēng)·黃鳥》:“交交黃鳥,止于棘?!?馬瑞辰 通釋:“交交,通作咬咬,謂鳥聲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銜泥穢污珊瑚簟,不得梁間更壘巢。” 清 金人瑞 《李監(jiān)宅》詩之二:“曲房花灼灼,深夜鳥交交?!?br />(2).鳥飛旋貌。《詩·小雅·桑扈》:“交交桑扈,有鶯其羽?!?鄭玄 箋:“猶佼佼,飛往來貌。”
(3).猶交加,錯雜貌。 宋 王安石 《半山春晚即事》詩:“春風(fēng)取花去,酬我以清陰。翳翳陂路靜,交交園屋深?!?明 高啟 《徐隱君陋室》詩:“交交風(fēng)雨侵,翳翳蓬藋圍?!?/div>
《漢語大詞典》:炙手
(1).燙手。 唐 白居易 《放言》詩之四:“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魯迅 《彷徨·弟兄》:“他伸手去一摸他的頭,又熱得炙手。”
(2).比喻權(quán)勢熾盛。 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jì)聞·評詩:“ 天寳 十載時, 林甫 在相位,盍簪列炬之盛,其炙手之徒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劉小魯尚書:“當(dāng) 江陵 炙手時, 劉 獨退避冷局?!?清 洪升 《長生殿·定情》:“中書獨坐攬朝權(quán),看炙手威風(fēng)赫烜?!眳⒁姟?炙手可熱 ”。
(3).指炫耀。 清 黃宗羲 《〈空林禪師詩〉序》:“夫 寒山 、 拾得 村墅壁所抄之物,豈可與 皎然 、 靈徹 絜其笙簧,然而 皎靈 一生學(xué)問不堪向 天臺 炙手,則知飾聲成文、彫音作蔚者非禪家本色。”
《國語辭典》:炙手可熱(炙手可熱)  拼音:zhì shǒu kě rè
手一靠近就覺得很熱。比喻地位尊貴,勢燄熾盛。唐。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姑鳌8呙鳌杜糜?。伯喈思家》:「我夫人雖則賢慧,爭奈老相公之勢,炙手可熱?!?/div>
《國語辭典》:炙手可熱(炙手可熱)  拼音:zhì shǒu kě rè
手一靠近就覺得很熱。比喻地位尊貴,勢燄熾盛。唐。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明。高明《琵琶記。伯喈思家》:「我夫人雖則賢慧,爭奈老相公之勢,炙手可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