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 提要 序、跋 正語作詞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皆來韻 平聲

陰平
    災(zāi)   臺(tái)               

? ? ? ? ? ? ? ? ?? ? ? ? ? ? ? ? ?? ? ?

其它僻字:

?? ?? ??

陽平
                  財(cái)  臺(tái)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它僻字:
??

?? ?? ?? ?? ??

入聲作陽平聲
     

? ? ? ? ?

其它僻字:
??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duì)仗:對(duì)語
用典:典故詞末
鼎槐
典出《宋書》卷四十二〈王弘子錫列傳〉~35~
  • 陛下忘其不腆,又重之以今任。正位槐鼎,統(tǒng)理神州,珥貂衣袞,總錄朝端,內(nèi)外要重,頓萃微躬,窮極寵貴,人臣莫比。

一覺庭槐
典出《太平廣記》卷四百七十五〈昆蟲三·淳于棼〉~390~
  • 東平淳于棼,吳楚游俠之士,嗜酒使氣,不守細(xì)行,累巨產(chǎn),養(yǎng)豪客。曾以武藝補(bǔ)淮南軍裨將,因使酒忤帥,斥逐落魄,縱誕飲酒為事。家住廣陵郡東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陰數(shù)畝,淳于生日與群豪大飲其下。唐貞元七年九月,因沈醉致疾,時(shí)二友人于坐扶生歸家,臥于堂東廡之下。二友謂生曰:「子其寢矣,馀將秣馬濯足,俟子小愈而去。」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夢(mèng)。見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國(guó)王遣小臣致命...[詳細(xì)]

面槐 九棘三槐
典出《周禮注疏》卷三十五〈秋官司寇·朝士〉~532~
  •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zhǎng)眾、眾庶在其后。漢·鄭玄注:「樹棘以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懷也,懷來人于此,欲與之謀。」

踏槐
典出《歲時(shí)習(xí)俗資料匯編·月令粹編》卷十一〈秋總·孟秋〉~468~
  • 進(jìn)士下第,當(dāng)年七月復(fù)獻(xiàn)新文,求拔解,故曰「槐花黃,舉子忙?!雇蹙S重陽應(yīng)制詩曰:「四海方無事,三秋大有年。無窮菊花節(jié),長(zhǎng)奉柏梁篇?!?/li>

王氏三槐 庭槐 三槐
典出《周禮注疏》卷三十五〈秋官司寇·朝士〉~532~
  •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zhǎng)眾、眾庶在其后。